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农村校“攀”上富亲戚

2020-01-23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寒假伊始,建政中学校长冯小红收到好消息:学校两位教师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县教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这对这所新建的农村中学来说,堪称突破性进展,师生们把学校办好的信心更足了。

  “这个富亲戚我们‘攀’得值!”冯小红高兴地告诉记者。

  冯小红所说的“富亲戚”,是对口帮扶建政中学的遵义师范学院。

  建政中学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安场镇建政村,是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瑞濠安置点的配套学校。随着安置点居民陆续入住,学校生源从2017年的479人猛增到2019年的1185人。

  记者在校园里看到,校园环境整洁,一行人走在校园里,就好像在公园里穿行。“不但我们学校一期的建设工程正在进行,二期工程也马上要动工了!”冯小红说。届时,学校规划占地面积将达85.5亩,建筑面积将达到3万平方米,预计有48个班2200个学位,可满足陆续搬迁到瑞濠安置点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适龄子女的入学需求。

  与建政中学一起变得更加大气和有希望的,当然是学校旁边的瑞濠安置点。记者前往安置点小区采访时,步行在街上就如同行走在乡镇的集市上一般,街道两旁做百货生意的商铺把门开得大大的欢迎顾客,几条公路上都是人来人往、车流如织,与以往单家独户居住在山沟坡背里形成了剧烈反差。

  “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搬出了深山穷沟,搬出来以后,孩子的读书问题是我们最关心的事儿。”学生家长任科维的话代表了许多家长的心声,也是建政中学管理层和当地教育部门面对的一道“必答题”。然而,情况并不乐观。

  与学生人数激增相伴而来的,是学校面临的管理问题。学生超过一半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也多,很多学生跟随在外务工的父母在外地上了多年学,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学习基础高低不一,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冯小红坦言,对学校的发展,自己一度很担心。

  改变发生在2019年9月,200公里外的遵义师范学院对口帮扶并领办这所特殊的学校。

  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并掌握学校基本情况后,遵义师院与遵义市教育局、正安县政府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学院从2019年10月起3年内从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无偿帮扶建政中学,并各选派两名懂管理、熟悉教学业务的骨干教师到建政中学挂职担任副校长。

  “建政中学和遵义师院是一家人。”这句话,遵义师院院长刘肇军说过不止一次。

  冯小红说,自从遵义师院领办后,建政中学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师院的大力帮扶下,建政中学面向师生各种丰富多彩的讲座开起来了,党建活动搞起来了,跟外界的交流更多了,由师院出资30万元建设的5间实验室也建了起来。两名挂职副校长同时分别兼任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组长,师院及附属实验学校先后接收建政中学10名教师跟岗学习。

  曾阳洋曾在广州读了近6年小学,跟父母回到老家正安县后,很快就适应了在建政中学的学习生活。“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特别是有大学领办学校以后,我和班上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曾阳洋说。

  “得知有大学来帮助学校办学,我们家长更放心了。”曾阳洋的母亲王艳红高兴地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景应忠)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