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工匠”还从劳动来

——浙江龙泉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纪实

2020-05-07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咣当——咣当”,一座青砖矮房里传出打铁声。炉窑里火光闪耀,一块红亮通透的铁条放到铁砧上,数条胳膊抡着铁锤锻打。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庞红光盈盈,汗珠点点。

  这是浙江龙泉中等职业学校的刀剑实训基地,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郑国荣正带着学生开展锻打实训教学。郑国荣铸剑30余年,面对眼前的弟子,有句话他常挂嘴边:“只有经得起千锤百炼,才能炼出光芒与锋利。”

  课程有劳动

  郑国荣口中的“千锤百炼”,正是龙泉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全面推行的劳动教育。

  “技能教学就是要学生在动手劳动中培养技能,所以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校长曾国健说。

  既然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为何又要在办学中凸显前者的功能和价值?在曾国健看来,有的职校生对待劳动“态度不端正”。学校对近几届新生的调研发现,学生对学习技能所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认识不足。“就拿刀剑、青瓷两个专业为例,就业率和薪资差不多,但选青瓷专业的学生是选刀剑的4倍。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觉得铸剑太苦了。”

  龙泉宝剑和龙泉青瓷分别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学校作为当地唯一的传承基地,承担着培养传承者的重任。于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解决“怕吃苦”的问题,列入了学校的教改。

  新生入学的始业教育周,学校就组织学生走访当地的大师、工匠,聆听他们的奋斗史。学生陈佰琳印象最深的是青瓷大师徐朝兴的劳动故事:做学徒那会儿,要走十几里路去学本事,每天干活不下10个小时。“看着徐大师手上的老茧,我终于明白艺术家不光靠灵感,劳动才是他们创造的源泉。”

  这些真实的案例和感悟,有的成为学生的日记,有的成为教师的德育题材。而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能力,课程教学是关键。

  龙泉青瓷有70多道工序,教师们不折不扣地将每一道工序编入教材,在课堂上手把手教学生。就拿揉泥来说,学生要足足练上一个多月,每次必须用尽力气反复揉捏,确保泥里没有一个气泡。普通学生第一天肯定累趴下,但下节课必须继续练习。等到最后学会,学生也快成半个“大力士”了。

  课堂上还增加了劳动环节。只要是青瓷实训课,最后3分钟,学生必须将台面清扫干净,所有工具归位。“别看是个小细节,但表达了我们对传统技艺和劳动的尊重。”该专业教师张立说。

  校内有工坊

  龙泉中等职业学校的刀剑、青瓷专业,实训课时占到一半以上。校内专门开辟了实训工坊,为学生提供真刀真枪的劳动实践场地。 

  记者来到校内的宝剑锻打房,一股热浪迎面袭来。窑炉附近温度实测超过40℃。学生柳晨亮正抡着7斤多重的大铁锤,每一次敲打声铿锵有力。

  刀剑专业教师赖俊杰告诉记者,如今很多企业用的是高频炉和空气锤,而学校的实训工坊依然保留了传统的火炉和铁锤。夏天室内不能开空调,学生实训时个个热得汗流浃背。有时,学生抡铁锤稍有不慎,一把剑就可能前功尽弃。“但他们在千锤百炼中学到的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跳动着一颗匠人的心。”

  青瓷的工序比刀剑更多。学校按照制造流程建成拉胚、装饰、施釉、烧制4个场地,每个场地集成不同的制造工艺,学生既可以扎扎实实地学习技能,还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比如在釉料研究室,学生可尝试用不同的材质调配自己喜欢的釉色。

  “实训工坊真实还原了传统技艺。此外,我们还研究龙泉青瓷、刀剑技艺的短板,多形式拓展学生的技能。”曾国健说,如龙泉宝剑在剑鞘的装饰上略显简单,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从外省聘请錾刻大师在校内成立实训室,开设选修课。青瓷专业的学生掌握了基本技能,学校就组队到十几公里外的“龙窑”,现场感受古窑口的烧制技艺。

  进企练真功

  在龙泉南宋哥窑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金逸瑞随手拿起一个青瓷茶壶。这个茶壶的壶嘴、壶身、把柄为分开烧制,每个部分的工艺都十分讲究。比方说,烧制前如果把柄的干湿度没有掌握好,以后就会出现开裂甚至脱落。而要满足最合适的干湿度,必须在调浆、包裹等小细节上一丝不苟。“这些都是实际生产中的知识点,学生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金逸瑞说。

  按照校企双方协定,该公司除了在校内共建实训基地,还接收学生到企业跟岗实习。公司的能工巧匠们和学生结对,教会一批换一批。专业教师陪同学生进企业,针对学生没有掌握的技能,回到学校后二次“回炉”。3年下来,学生对企业的每一道生产环节就有了真切的劳动体验。

  像这样的校外实践基地目前已有53家,学生在工学交替中认知新工艺,掌握新技术。刀剑专业更是与当地知名企业深度合作,采用“三三制”培养模式,学生每周3天在校,3天在企业,暑期全时段在企业劳动实践。

  3年学习,学生练就了一身本领;3年锤炼,学生也领悟到了工匠的真谛。“原先我也跟很多人一样,认为铸剑就是打铁的,是纯粹体力活。后来,通过深入学习我慢慢爱上了这个专业,勤学苦练,说不定今后还能成大师呢。”在“咣当——咣当”的打铁声中,柳晨亮大声说。(本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陈灵娟)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