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从没有一所学校到拥有各类学校千余所 从人口识字率不到2%到基本实现“普九”

西藏60年创造教育发展奇迹

2011-07-19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本报讯(记者 韩晓悟)西藏林芝地区邦仲村支书兼村长白玛罗布,是该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也是支持教育、重视教育的典范,曾被评为“全国杰出青年”。他说:“正是通过教育使我开阔了眼界,生产经营做得越来越顺。”他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现在他家的4个孩子中,有3个在内地上大学,1个在上高中,孩子们还教会他通过互联网了解市场信息。白玛罗布和他家的变化折射了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不仅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和平解放前的西藏,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教育制度极端落后,以寺院为依托的宗教传承教育和少量的官办教育、私塾教育成为西藏传统教育的主要形式,并且被三大领主控制。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现代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综合,从低水平到较高水平,始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以“两基”攻坚任务顺利完成、内地办学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为显著标志,现代教育的发展伴随着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前进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自治区逐步建立起以区内办学为主、区内外教育相结合,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民族教育体系。如今,全区拥有1006所各级各类学校,其中,普通高等学校6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高级中学29所、初级中学93所、小学872所。而在和平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

旧西藏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人口识字率不到2%。而到2010年,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2%;初中入学率98.2%;高中阶段入学率60.1%;高等教育入学率23.4%。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数达55.7万多人,人均受教育年限达7.3年。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自治区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极大地提高了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60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致力于“让所有孩子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在中央的支持下,西藏从1985年起在农牧区中小学校实施“三包”,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政策,该政策专项经费由国家予以保障。2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先后9次提高“三包”标准并不断扩大享受范围,将资助范围从义务教育扩大到高中阶段教育。仅2010年“三包”政策资金支出就达5亿多元,27万名学生享受了这一特殊政策。

60年来,自治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仅2010年全区用于“三包”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达42万多人次,累计投入资金超过6.5亿元。预计2011年“三包”和资助经费支出将达到10亿元以上,受惠学生达50余万人。“三包”政策和资助政策充分保障了西藏各族人民受教育的权利。“感恩我的祖国,‘三包’政策的引领,让我们藏族儿女,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实现了祖辈们永远不敢想的梦……”写在乃东县结巴乡完小德育长廊的这句话,充分表达了西藏各族儿女对党的特殊关怀的感激之情。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让孩子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60年来,自治区通过财政投入、教育援藏、社会援助等途径,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教学楼、学生宿舍、餐饮设施、运动场馆、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馆(室)、实验室、医务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仅“十一五”期间,国家就对西藏各级各类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先后投入资金40亿元,先后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等多项重大建设项目,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如今,在西藏广大农牧区,人们看到最好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地方是学校,学校已经成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已经成为西藏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在乃东县结巴乡完全小学,人们看到的是一所全新的学校,教学楼、网络教室、学生餐厅、足球场、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太阳能浴室等一应俱全,碧草茵茵,绿树葱葱。孩子们在窗明几净的校舍里,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愉快地学习。

在今天的西藏,不但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党和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较为完备的学生资助体系,使各族人民科学文化素质迅速提高。60年来,自治区培养了近20万名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已成为不同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西藏大学原党委委员、校纪委书记仓姆娜说:“和平解放前,我们家族没有一人读书,现在有大中专文化水平并参加工作的15人,正在上学的有8个子女。我这个曾经的农奴子女,在西藏民族学院学习了7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如今成了校级领导。这在旧社会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责任编辑:陈思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