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等。”“50克鸡蛋主要营养素含量如下:蛋白质6.1克,钙22克。”“合理营养摄入需要合理的膳食搭配,科学的烹调加工。”
台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所研究员胡小琪将营养知识娓娓道来;台下,530名学员凝神屏息,专注聆听。
这并不是一场养生讲座。这场讲座的题目叫《中国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及其改善措施》,530名学员的正式身份是西北地区8个省份教育厅主管厅长、财政厅主管处长,254个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的教育局、财政局局长。
这场讲座是他们所参加会议的一部分,会议的正式名称叫“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习培训会议(西北片区)”,于12月14日到1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两天半的培训结束后,他们将回到各自县城,成为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西北地区的直接执行者。
责任为先,让每分钱都落在学生的饭碗里
西北片区会议是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培训会议的一部分。在此之前的12月8日至10日,两部门已在重庆为来自西南5省251个试点县的520余名学员进行了培训,之后的18日至20日,两部门将在武汉培训中部9省175个试点县的380余名学员。
培训结束后,覆盖全国680个县(市)2600万名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将进入实际实施阶段。
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改善计划是我国政府推出的旨在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健康水平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中央财政每年将安排160亿元资金,率先在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国家试点,按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惠及2600万名在校生。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全国关注。
此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营养膳食问题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今年3月关于广西部分农村小学生在校顿顿吃黄豆蒸饭的报道刺痛国人内心。早些时候,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等共同组织的2010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的现象仍然突出,学生营养状况有待提高。
“正因为如此,营养改善计划一经推出,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能否将此计划落到实处,让每分钱都落在学生的饭碗里,我们的责任重大。”12月14日,在西北片区培训会的第一场讲座上,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对学员们说。
学员们表情凝重。包括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在内的西北地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贫困人口集中,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的问题尤为严重。
“全面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虽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刘延东国务委员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不能因为情况复杂、难度大就因噎废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干的是今天的事儿,是为西北的明天打基础!”在详细解读国家政策后,田祖荫针对一些学员的畏难情绪这样说。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不仅要当好局长,还要当好营养师
两天半的时间里,学员们参加了7场讲座,并以省份为单位分17个组进行了讨论。仅7场讲座,就包括政策解读、学校食堂违法违规案例剖析、食品安全管理、学生营养与健康、地方经验介绍等内容,几乎涵盖营养改善计划执行过程中所有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
有些内容让学员们感到新鲜。看到学习内容包括营养膳食,有人开玩笑:“教育局长要去当大厨!”
然而,这却是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部分。国务委员刘延东在11月24日国务院召开的部署实施该计划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积极开展营养教育。要加强营养配餐、科学饮食方面的指导服务,向学生、家长、教师和供餐人员普及营养科学知识。”
这对西部地区有现实意义。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0年下半年在西部4个省份抽样调查1458名小学生,发现10岁年龄组孩子的体重比2005年农村学生平均体重低3公斤,13岁年龄组的数据则是男生低10公斤、女生低7公斤,寄宿学生每日摄入热量不到推荐量的七成,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摄入量低于20%。本次会议,4个省份中的宁夏、青海均有代表出席。
陕西省从2009年开始在全省义务教育段学生中实施“蛋奶工程”,本次会议被安排作经验发言。即便如此,该省教育厅巡视员张长保在发言即将结束时,特意提出,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食品加工方式及供应种类不够丰富的问题。“吃得饱不意味着吃得好,吃得多不意味着能长身体,鲍鱼的营养价值比不过一个鸡蛋。大家不仅要当好局长,还要当好营养师。”胡小琪说。
“以前不知道均衡营养结构、合理搭配膳食如此重要。我们小时候不懂这些,如今都长得对不起观众,不能再让下一代吃这个亏。”有学员在发言时说,周围顿时笑声掌声一片。
无数双眼睛盯着计划能否落在实处
培训会议一结束,530名学员就将回到县城,抓紧落实各地的营养改善计划。培训能否收到效果,关系到计划能不能顺利落实,这也成为主办方关注的重点。
在开幕致词上,财政部教科文司处长胡成玉专门强调会场纪律:“各省厅的代表要全程参加,带头学习……”
局长们像学生一样,要完成大会布置的几道作业:写好向县长的汇报材料,主办方将按每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随机抽取10份的方式进行检查;对相关配套文件(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实施计划存在的困难。
学员们也表现出了配合意识。上课期间,除去偶尔的咳嗽声,会场几乎只有主讲人的声音,极少有人交头接耳。
田祖荫不断提醒学员们:“营养改善计划要让学生和家长都满意,要经得起审计部门的审计,经得起监察部门的监察。”
主办方的担心并非多余。仅2011年8月至10月,就有两起与学生吃饭有关的事件被披露,即浙江永康贪污校餐经费窝案、贵州遵义小学食堂烂菜事件,一时全国哗然,相关责任人均被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尽管这两起事件与营养改善计划并无关联,但主办方亦将此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警示教育。
监察局驻教育部监察专员李耀建说:“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你们能否把营养改善计划落在实处。”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