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山西吕梁离石区:“教育投入是最大的民生”

2011-12-23 来源:《人民日报》收藏

  沿着青银高速公路进入山西革命老区吕梁市离石区,黄土山坡间一组现代建筑群闯入眼帘,规模恢弘、风格现代。这就是吕梁市离石江阴高中。

  进入学校,参观者无不被这所吕梁离石与江苏江阴合作创办的中学散发的独特气息所吸引,也被离石区委、区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远见卓识和大手笔所震撼。

  “教育投入是最大民生。一个孩子的教育成功与否,既事关一个家庭的幸福稳定,更事关一个地区持续发展大计。”被誉为“教育书记”的离石区区委书记王彤宇的话掷地有声。

  “振兴离石教育,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离石近年来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排名靠前,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教育落后的形势很不协调。转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王彤宇分析道。

  回忆起离石过去的教育状况,王彤宇唏嘘不已。“当时全区没有一所高中,优秀教师招不来,招来留不住,教育质量很不稳定;生源质量下滑,生源流失呈低龄化,在山西太原、晋中的许多优质高中甚至专门开了离石班。”王彤宇坦言,“老百姓对教育失去了信任,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失去了信心。”

  2009年秋,王彤宇调任离石区委,面对落后的教育环境,区委、区政府在王彤宇倡导下很快形成了共识:不重视教育的地区是没有希望的地区,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振兴离石教育,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王彤宇只要有机会就大声疾呼。很快,面对群众期盼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区委、区政府给出了离石教育新定位:“吕梁一流,全省领先”。

  王彤宇曾在吕梁的方山、文水等县担任县长、县委书记,每调任一处,他工作的第一要务都是抓教育,从方山到文水,从文水到离石,16年来,他足迹遍布数百所学校,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教育面貌。

  作为书记,王彤宇不仅牢牢把握教育的优先地位,还身体力行,从“自掏腰包”到“动员社会”,为贫困学生捐款,经他筹集的助学资金多达数百万元,帮助一大批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大学梦”。在吕梁,群众都称他为“教育书记”。

  “为了离石的明天,投入再多也不为过。”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的公开讨论,离石区把提升教师素质作为教育投入的突破口。

  王彤宇因牵线江苏江阴支教山西老区的渊源,与江阴教育结缘甚深。为了迅速提高教师素质,他再次奔赴江阴,用真情打动对方,寻求帮助支持。

  “选派教师到江阴跟班学习,邀请江阴教师到离石指导帮助,无疑是一条破解离石教育发展难题的捷径。”在他的大力推动下,离石教育史上规模空前的教师素质培训大幕拉开。

  从2009年10月至今,全县2800名中小学教师已有近1100名赴江阴多所学校“跟校、跟班、跟老师”学习,而两年的培训花费资金已超千万元,全部由政府埋单!

  除了大规模师资培训,离石区瞄准全区没有一所高中的教育软肋,与江阴市创建合办了离石江阴高中。仅用半年,一所占地258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的现代化高中拔地而起,先进的教学楼、师生公寓、四千人餐厅,国内领先的电子白板系统、一流的理化实验室、百兆宽带的网络中心,令人叹服。

  与一流的硬件环境相比,离石江阴高中的竞争力更在于师资的大投入。校长葛淦云介绍,“学校管理层全部是由我们江阴中学领导担任,38名骨干教师全部由江阴教育局从全市严格筛选,90名本地教师每人都由江阴教师手把手带领。”

  对于引进江阴教师,王彤宇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创办江阴高中,引进江阴教师,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为离石区的基础教育夯实地基。

  统计数据显示,3年来,离石区对教育投入逐年增长,平均每年教育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均超过35%。王彤宇等区领导形成共识:“为了离石的明天,投入再多也不为过。”目前,离石教育的大投入、高起点,已在吕梁产生了广泛的示范效应。

  “改变教育落后面貌,不仅要投钱,还要投感情,更要靠制度。”

  “我是被离石人民和王书记的深情厚谊所感动,又主动留下了一年,并且把父母妻儿从江阴全接来离石了。”30刚出头的离石江阴高中英语教师张嘉伟说。

  对每个江阴老师的情况,王彤宇等区领导都熟记于心。为了老师们能够安心工作,离石区新盖了高标准的教师公寓、发放不低于江阴的津贴补助,还专门请来江阴厨师;只要有机会出差江苏,王彤宇都要登门到教师家中慰问。

  不仅是支教老师,为充分调动本地教师的积极性,离石区通过政府统筹启动了教师安居工程,根据各校情况在全区优势地段建造教师公寓;结合绩效工资兑现工作,将师德师风、教学成绩等都纳入考核范围,把教师工资30%约3000万元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从源头上消除了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

  “改变教育落后面貌,不仅要投钱,还要投感情,更要靠制度。”王彤宇对此深有体会。

  2011年8月经离石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名师工程”,进行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等评选,今后学校管理层必须从名师工程入选者中产生。积极正确的用人导向明确了优秀教师的发展目标,离石的教风、学风明显扭转,全县教师目前已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名师”的良好氛围。

  两年多来,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规划纲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一项基本民生工程重点来抓,打出了一套关于教育大投入、大培训、大整合的“组合拳”。“十二五”期间,离石决心不仅要实现“能上学”的目标,还要达到“上好学”的要求,办好与人民群众需求相符的优质教育。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