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在全市中职内涵建设争创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中职两个项目争创中先后胜出。这与该校近些年在中职新一轮课改中,坚持“未出校门,先进市场”理念,重视职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之间的密切联系,用“三把火”点亮旅游专业品牌建设是分不开的。
旅游景点成了学校“课堂”
2009年10月,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对宁波市旅游行业和产业进行了专项调研,发现位于东钱湖“钱湖十景”、“芦汀宿雁”中的岳鄂王庙景点年久失修,几近荒废。学校通过对该景点市场可行性调研,认为可以作为一项促进旅游专业发展的项目进行。同年11月,经过与相关部门多次商谈接洽,学校与宁波东钱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学校以专业人力资源参股的形式参与景点的开发和经营,并全权负责景点的管理。
2010年9月,校企双方签订协议,正式将该景点作为学校的一个教育实践基地。该景点的管理权由企业向学校转变,景点成了学校的“大课堂”,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学校全权管理岳鄂王庙景点后,从教育、实践两个层面提升了对景点的管理。在教育层面上,学校通过深层次挖掘,形成文化品牌,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以该基地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在实践层面上,学校除日常操作外,注重培养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能力,一方面与周边的陶公景区、南宋石刻、船舶娱乐公司合作经营,形成旅游的项目套餐,让学生来设计套餐,运作套餐;另一方面,结合专业特色,让学生自主创业经营茶吧,展示学生技能特色,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在给游客的讲解中,我锻炼了专业技能,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素质。”在省中职学生导游讲解赛中获二等奖的冯欣欣说。
一个景点由学校全权来负责服务管理,将学校专业发展零距离地融入景区运作,实现无缝对接,这种创新给学校旅游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也是学校在旅游专业发展上点燃的第一把火。
实训中心锻炼学生创业能力
为了做大做强旅游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学校申报了建设旅游实训中心的项目。2011年初,投资近1000万元的旅游实训中心根据既定计划装修后正式启用。
实训中心占地面积约660平方米,其中一楼是兼具商务和休闲功能的大堂,二楼是供学生进行餐饮训练的中西餐厅和包厢,三楼设模拟旅行社和三维导游讲解室,四楼是各种不同风格的客房,五楼是各种功能室,包括插花、茶艺、调酒以及美容美发的教学室。实训中心可同时容纳10个教学班上课,成为浙江省中职旅游专业功能最全面、设施最先进的实训大楼。
实训中心的建设一方面满足了旅游专业的实训需求,使旅游专业的各个岗位都在实训中心得以模拟全真体现;另一方面,作为学校青年就业创业互助社的一个基地向校内师生和学校来宾开放。目前,实训中心一楼的休闲吧完全由学生管理经营,休闲吧每天中午11点20分开放,主要提供各类咖啡、花茶、小点心等。此举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又为部分有实际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帮助。
“我感到很骄傲,因为我喝的是学生磨出来的咖啡,坐在学生经营的休闲吧里,体验了学生提供的服务。学生掌握了技能,掌握了服务关键技巧,作为教师的我感到由衷高兴。”一名旅游专业技能指导教师说。“由我们自己完全按照社会模式来经营管理休闲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一名负责咖啡吧经营的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在全真模拟实训大楼里学习训练、提高技能,让学生在未出校门的情况下先动手实践,先与社会零距离接触,这是学校“未出校门,先进市场”理念的体现,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全新的诠释,可以说是学校在旅游专业建设上点燃的第二把火。
学生成了旅游公司准员工
近期有关职校生实习的诸多问题频见报端,对此,校长杨海如认为,学生实习问题考量的是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与能力,只有学生技能过硬素质高、符合企业的需求,学校在安排学生实习时才有发言权和主动权。
2011年11月,宁波市首家隶属中职学校的旅游有限公司、学校产学结合重点项目——鄞州湖光山色旅游有限公司获浙江省旅游局批准注册成立。与其他旅游公司不同的是,这里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在校生。这是旅游学校在校企合作、学生技能训练方面,创新完成的“学生从模拟旅游接待,到真切地与游客零距离接触”的又一新型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内就可以直接进行旅游业务的操作。
说到旅游公司的资源优势,该公司销售经理田玿瑜很得意:“我们依靠的是旅游学校专业的师资和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可以通过旅行社来进行实践。有一个由专业教师、资深导游组成的顾问团队进行理论指导,公司的营销、公关等可以少走不少弯路,也避免了许多风险。”
“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学生可以通过这个项目缩小与企业的距离,有利于将来迅速融入社会,对就业、对自身的发展都有好处。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通过这个项目的学习实践,成为建设宁波优秀旅游城市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学校外联处教师朱旱卫说。
立足主体专业办公司,解决了学生的实践教学问题,几次实训下来,学生对于旅行社的运作流程等已驾轻就熟。这是该校在旅游专业建设上点燃的第三把火。
如今,学校在旅游专业学生技能培养上从学生自主管理景点、校内技能岗位模拟到旅游公司就业上岗,学生职业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解决了很多职业学校在学生实习实训上存在的“触礁”现象,旅游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达100%。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