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教育既要保证质量又要让孩子快乐

2012-02-20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

  李吉林,女,著名儿童教育家,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1938年5月出生,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至今。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名教师。长期致力于小学儿童教育的改革与研究,创建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研究成果令专家和教师瞩目,蜚声海内外,多次应邀出国讲学。

  李吉林老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成员,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20日本报与江苏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举办李吉林情境教育研讨会。

  李吉林语录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那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然而,生活里也少不了涌浪;倘若没有涌浪,便辜负了人生。……于是,我便向往大海的奔腾……

  ●儿童的学习是人生至高无上的大事,它将决定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对于儿童来说上学是神圣的。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是我终身的追求,是我教育理念的核心。对于神圣的儿童教育,我必须虔诚相待。

  ●我不是农民,却是一个播种者;我不把谷子撒进泥土,却把另一种金色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上——那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理想的种子,便会获得令人惊奇的收获。

  ●孩子生来求异,不愿像鹦鹉学舌那样,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的创造活动是在宽松的无拘无束中进行的。老师的宽容、期待、激励,是孩子创造的至关重要的诱发因素。

  ●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情感,儿童的心理,构筑了我的内心世界。是的,正是儿童,是童心,给了我智慧。我想说:爱会产生智慧,爱与智慧改变人生。

  ●假如我年轻30岁,我正青春年少,和你们年龄相仿。那是生命的春天,一切都是新的,充满活力和朝气。我决不会让青春年华在碌碌无为中无声无息地逝去。

  ●教师远比蜡烛永恒,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即便是比作“春蚕”,也绝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而是丝虽尽,却身不死。蚕化作蛹,蛹变成蛾,蛾又孕育出蚕宝宝,无穷无尽……那真是如诗如画!

  ●老师对孩子是冷漠,还是挚爱;对工作是应付,还是全身心地投入;都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决定了孩子童年生活的质量,这些甚至是孩子的父母都无法替代或弥补的。

  (本报记者 姚晓丹)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