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0日,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梅园,置身于暖暖的阳光下,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张浩 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高考招生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不少积极进展。尤其是在高职招生方面,多个省份进行试点,推出了不同的改革思路与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建、江苏和湖北三省。】
■观察
■本报记者 龙超凡 缪志聪 程 墨 通讯员 蔡国清 管高蕾 王小占
2011年有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1228所。当前,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招生人数来说,高职院校都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考录取率的提高、生源竞争的加剧,既为高职院校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条件,也增加了改革的紧迫性。
教育部将“研究高考改革重大问题,制定发布改革方案,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本地区高考改革”作为2012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而高职院校多隶属于当地政府,主要面向本地生源招生,因而更适于因地制宜,制订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情况的招生考试制度。而这些改革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与愿景,那就是,探索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招生考试制度及人才选拔、评价机制,让更多学生获得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深造机会。
1福建:外省随迁子女可参加高职单招
今年,福建省将试行外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福建省参加“高职单招”,迈出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步,也圆了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大学梦。
“爸爸在报纸上看到福建关于推荐优秀中职毕业生免试上高职的报道,我们全家都非常激动,也让我重新燃起了大学梦,而且现实离梦想仅一步之遥了。”3月1日,泉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谭丹说,作为来自四川岳池的外地人,她做梦也没想到能有机会直接在福建上大学了!
四五岁时,谭丹和弟弟谭浩便随外出打工的父母来福建泉州,父亲如今在从事汽车运输工作。从小学一年级起,谭丹便在泉州念书,初三那年,谭丹不得不回老家岳池一中读书,因为几年后要在户籍地四川参加高考。
“刚回老家,四川教材和教师口音都与泉州不一样,挺不习惯。”谭丹说,由于种种原因,她的中考成绩并不理想,上大学的梦破碎了,便选择在泉州念中职。
为了更好地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问题,今年,福建省将试行外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福建省参加“高职单招”。这是首次对非本省户籍考生,作出参加高职单招的松动。户籍不在福建省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想要报考高职单招,需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在福建省完成三年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第二,具有福建省中职学校学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中职毕业证书;第三,其法定监护人近三年在福建省连续缴纳社会保险。
同时,福建省教育厅还出台了《关于做好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推荐优秀毕业生免试入读高等职业院校试点工作的补充通知》,确定了福建建材工业学校等114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推荐优秀毕业生免试入读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等27所高等职业院校。
谭丹就读的泉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具备推荐资格。“我的成绩比较好,应该可以符合推荐免试优秀中职毕业生条件。”谭丹说,原本没机会念大学了,现在却可以直接在福建圆大学梦了,真是令人激动。
谭丹的弟弟谭浩也一直在泉州念书,在泉州参加了中考,如今在省级示范高中、省一级达标校的泉州五中读高二。泉州晋江市一所中学开设了按学生户籍设立的独立高中教学班。以“四川班”为例,该班级在日常教学上与四川省高中开展同步的教育教学活动,采用完全一致的教材、教辅、复习资料、试卷,甚至连教师也是从四川的高中学校聘请来的,并组织学生按时回乡参加户籍所在地的高考。谭丹说,虽然弟弟尚未决定高三是否回四川读,但毕竟有机会在泉州念完高中了,而且高三所用的各种复习资料与四川的高中一致。
“想着大学的梦想一天天近了,我们姐弟俩每天都很开心。”谭丹说。
2江苏:高中毕业生注册读高职
江苏注册入学改革已不再停留在“让不同特质的学生获得上大学的机会”的范畴,更多地成为推动首轮试点高校自身改革和加强内涵建设的强大动力。
2月29日,应天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学生唐佳钰度过了忙碌而充实的一天。这位自幼多病略显文弱的姑娘,本已放弃了高考,但江苏试行的注册入学新政策又将其送进理想的高校课堂。
对目前的生活,唐佳钰非常满意,尤其是她发现注册入学的学生课程安排丰富而有针对性,“好像比考试进来的学生还更多一些。”
从2011年起,江苏省在省内高职(专科)院校中试行面向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入学的录取模式。注册入学办法包括两个试点方案,一是面向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二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普通高中生需要有高中文凭,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没有被普通高校录取的考生都可以提出申请注册入学。江苏省内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需要取得毕业证书,同时参加对口单招的考试报名,就可以提出申请注册入学。
根据江苏省考试院的统计,2011年江苏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招生计划31345人,而符合注册入学资格的生源合计约53000人左右,其中共有42438名考生提交了注册申请,注册率达80.1%。首轮参与注册入学试点的26所高校中,全部完成计划的有11所,完成计划50%至99%的有12所,完成计划不到50%的有3所。
江苏注册入学改革已不再停留在“让不同特质的学生获得上大学的机会”的招生范畴,更多地成为推动首轮试点高校自身改革和加强内涵建设的强大动力。
“历来是学校选学生,现在是学生选学校。”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国祥分析说,注册入学使学校和学生的位置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培养出来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单位认可度高的学校,学生就会选择,反之墨守陈规、无所作为的学校必然不会受到学生欢迎,“招不到学生的学校,必然面临生存的危机,甚至可能破产。”
在招生压力的背后,有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原因。记者从江苏省考试院了解到,由于高考报名人数下降和招生计划规模基本稳定的原因,近年来高职(专科)院校的计划完成率一直呈下降趋势,注册入学同样面临一定的生源压力。一位参与注册入学试点的院校领导就感慨道,全省高考报名人数比前一年减少了2.75万人,可是一、二、三本高校及专一层次高职校招生的计划数都没有减少,“减少的数字最后全部落到注册入学批次学校,招生能不困难吗?”
经过激烈的生源大战,2011年的注册入学,自然而然成为学校之间质量、声誉、品牌的竞争。各试点院校达成共识:只有实行真正的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为社会所欢迎的学生,学校才有生存、发展的机遇。
“注册入学把学校推上了非改革不可的境地。”陈国祥说,2011年学校注册入学的招生情况其实并不理想,今年学校已决定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班和工学结合试验班等4大专业实验班的试点改革,“探索出不同专业各有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因为生源的分数跨度较大,很多院校都适时改革创新。应天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通过注册入学招收新生2500多人,报到率达93.7%,入学均居江苏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因材施教,大力推行导师制,通过大学生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专门安排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差异和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培养。
面对注册入学,加强质量也成为各个试点院校的共同心声与做法。金肯学院在上一学期结束前进一步完善了“宽基础,活方向”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沈志勤更是直言,现在是以质量管理赢得竞争机会,“注册入学的试行让我们民办院校有了更多的危机感,促使我们注重加强质量管理。”
3湖北:技能高考拓宽高校入学路
湖北在职教领域率先试点推出技能高考,改变了传统的纸笔考试模式,让中职生、工人与普通高中生错峰竞争,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模式。
近日,《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公布,今年高职招生依然呈三足鼎立之势——全国统一高考统招、单独招生、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进行的对口单招三种招生方式并行。但从2015年起,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将全面实行以专业技能考试成绩(以下简称“技能高考”)为主的统考招生。
2011年伊始,湖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招生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建立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制度。
2011年9月,湖北省内4所优质高职院校和一所本科院校试水改革,面向湖北中等职业学校统一招收机械类应往届毕业生530人。当年,全省700余人报名考试,考生在高考前统一进行技能操作考试。文化考试则实行单独命题,与高考同步进行。录取时,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占70%。凡经湖北省注册具有正式学籍和湖北省常住户口的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机械类相关专业应届或往届毕业生(包括参加工作的工人),均可报考。
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一学生黄映,通过技能高考,从孝感工业学校毕业考上了本科院校。他希望进一步扩大招生范围,让更多中职生圆自己的大学梦。
对于这次改革,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金元表示:“它将起双向作用,一是引导中职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对技能教育重视不够,以技能为主的招生考试改革将推动中职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二是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认为,技能高考能引导中职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模式,搭建了中职生通过技能操作考试升学的立交桥,这也使工人或从事其他工作的中职毕业生有了更公平的上大学机会。
对于湖北省首创高考的改革制度,张金元也提出了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如何完善统一的技能考试标准;其次是如何妥善处理技能考试的基础性和考试的选拔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是如何处理好导向性与选拔性之间的关系。张金元指出,有些专业,无法实现统一技能考试,比如水产养殖等,技能考试并不能完全反映考生的技能水平,因此在推进技能高考的同时,允许部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使其成为技能高考的重要补充。
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介绍,2012年,技能高考的专业(类别)扩大为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2013年专业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增加了建筑技术类和会计、护理专业。自2015年起(即2012年招收的中职生应届毕业时起),专业技能考试将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开。
■链接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纲要的表述,包含两个主要改革指向,其一是放权,即高职院校入学考试的组织工作从中央政府下放到省级政府;其二是分类,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实行单独考试,以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考试。实际上,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近年来已在一些省份展开,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目前升入高职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高职单考单招,二是高考+会考统招,三是高职自主招生。单考单招只针对技校、中专和职高毕业生;“高考+会考”针对高中毕业生,高职自主招生面向所有考生。2007年,教育部允许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试点,并逐年扩大试点范围,目前全国已经有多所高职院校开展自主招生考试。高职自主招生,是指由学校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考生参加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用再参加高考。各试点院校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通过自己或联合行业、企业组织考试,采用“笔试+面试”的形式,构建“知识+技能”的考试科目体系,力争根据本校特点来招收适合的学生。
浙江
浙江省从2009年起实行分类测试的高考模式,在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的基础上,分三类设置考试科目,报考院校分别对应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2010年,高职、高专类院校招生考试以“技术”科目取代第一类和第二类院校的“文综”、“理综”和“自选”科目。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主要有四种招生模式,分别为统考统招、单考单招、“校考单录”自主招生、“校考+高考”自主招生。
上海
今年上海首次实行应届高中生凭学业水平考试10门成绩申请入学高职专科,高中生不用像往年一样参加文化考试。应届高中生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即不满10门,则须和应、往届“三校生”参加各所学校所在组的入学测试。招生院校根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提供的考生成绩等第,依照学校招生章程中公布的成绩使用办法,对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等第自主折算,并在此基础上加试素质技能测试,满分为100分,形成自高而低的排序名单。其中,对考生物理、化学、生命科学3门科目的技能操作及英语听说测试成绩,由招生院校自主决定其使用办法。
北京
从2010年起,北京高职招生形式有自主招生、单考单招和高会统招三种。其中,高会统招将以“高考统考科目成绩加会考成绩”为录取依据,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高会统招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理)、外语三科,会考备选科目为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8门。高职校可从会考备选科目中选定2或3门,并提出成绩等级要求,提前向考生公布。录取时,考生会考成绩满足学校要求后,按语、数、外三科的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今年高招,北京市17所高职院校将有近一半招生计划用于招收农村户籍考生。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