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跟名师 重实践 读经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型中医人才培养纪实

2012-05-2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本报记者 高靓

  “当归10克,苍术、白术各15克,赤白芍10克……”

  入夜,北京北三环东路的国医堂门诊部依旧人流如梭。随着医生口述,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奋笔疾书。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魏震每周至少一个晚上是这样度过的。抄方、把脉、观舌象……别看他是大三学生,已跟随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谷晓红教授出诊近3年,成为“熟手”。

  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以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相结合的新型中医人才培养实验班为切入点,逐渐探索出一条“跟名师、重实践、读经典”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之路。

  “跟班”名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中医思维

  “9月13日入学,10月4日就开始跟导师去门诊。”对“跟师”的日期,魏震记得很清楚,“当时对中医是什么都不懂,就从观察导师怎样对待病人开始。”

  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改实验班的一项创新举措。学生跟随校内导师每周至少出诊一次,寒暑假跟随校外导师每周出诊3次。2011年,学校设立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九年制岐黄国医实验班,培养方案进一步升级为“名医+名师”模式。校长高思华、副校长王庆国等一批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都加入本科生导师行列。

  “面对‘院校教育难以培养名家大师’的质疑,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翟双庆说,“师承是中医几千年来培养人才的传统模式,将其与近几十年来积累的院校教育经验相结合,可以弥补标准化、统一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谷晓红告诉记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历来有重视师承的传统,但以往要在本科高年级以后,现在将这个环节提前,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尽早形成中医思维。”

  “老师真的是把病人当亲人看。”每个跟导师出过门诊的学生体会最深的,正是这种医者的境界。

  大一新生王玥琦告诉记者:“我的导师郭霞珍教授已经60多岁了,遇到从外地来的病人,不管多晚,不管是否挂号,她都会给病人看病。看到病人信任、感激的目光,我从心理感受到医者的神圣。”

  “追求而不贪婪,进取而不自伤。”魏震说,“这是谷老师经常叮嘱病人和学生的话。导师不仅教授知识技能,而且让我们通过健康规划,进而完成学业规划、人生规划。”

  望闻问切:在临床实践中培养中医技能

  “左脉弦,右脉不足。”导师给病人诊脉后,王玥琦也把手指搭在病人手腕上。她告诉记者:“上午上课刚学完脉象,晚上到门诊可以加深认识。”

  “中医学是实践科学。”翟双庆说,“此次教改的设计体现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理念。逐渐形成中医基本技能训练、临床各科技能训练、中医临床思维训练、中药辨识实地训练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而九年制岐黄国医实验班更是计划从第五年开始,将教学地点转移到医院,按照中医住院医师要求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毕业时临床能力达到主治医师水平。”

  “病人不会像考试题那样直接告诉你‘我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医生要通过对话引导病人说出病情,还要结合他们所处的环境、生活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临床见习,谷晓红指导的岐黄班学生马雪颜颇有心得。

  “有些药,书上没有,老师都没见过,我们就向药农请教,他们解答很热情。”魏震对大二暑假到河北安国中药市场进行中药辨识实地训练记忆犹新,“本来中药学挺枯燥的,但通过实地训练,300多味常用药的性状、功效很容易就记住了。”

  为了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建立了3家附属医院、34家教学医院、33个社会实践基地展开临床实践。学校还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岐黄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让学生走进社区、打工子弟学校、贫困山区展开义诊。“继承中医传统,不仅仅是毛笔处方的形式,或是望闻问切的方法,更是要传承中医千百年来心怀天下苍生、造福百姓的人文情怀。”该校教授钱超尘说。

  医者仁心:在文化经典中追寻中医理念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清晨,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里,不时能听到悠扬的古曲和琅琅书声。许多学生养成了晨读中国传统医学和文化经典的习惯。

  “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往往较为肤浅,接受中医基础理论时思维转型困难,无法与传统哲学中的生命观、疾病观接轨。”翟双庆说,“新的课程体系以中医辨证思维培养为主线,除了医学经典的学习,还增加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外医学史’4门必修基础课程,大大提高了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所占的比重。”

  马雪颜在读过《大学》后写下这样的感悟:“《大学》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对于医生来说,故意让病人多做检查或开一些较为昂贵的药品,都是‘不仁’的表现。我们要心存善念,多替病人考虑,谨记医学生誓言。”

  “对古文,开始感觉很茫然。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慢慢悟出了其中的道理。”王玥琦脱口就能背诵《大医精诚》中的章句,“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她说:“无论病人什么样,医生都要同样对待,每次读到这句话,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

  一千三百多年前,药王孙思邈在其医学名篇《大医精诚》中论述了习医者的两大要素:精湛的医术与高尚的品德修养。如今,这种中医思想的精髓,已融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勤求博采、厚德济生”的校训里,也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观念中。

(责任编辑:王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