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他从一所普通高校毕业投身军营,以南沙为家,从未离开海防一线;
他凭借精湛的专业知识书写了南海气象史上10多个第一,创造了7000天气象预报无差错、140万组数据精确无误的纪录。
他就是南海舰队南沙守备部队海洋气象分队工程师李文波,一名投笔从戎、把青春年华奉献在祖国最需要地方的普通大学毕业生。
矢志不移守南沙
1981年,李文波考入中国海洋大学,由一名农村娃成为一名大学生。那时,他就特别羡慕军人,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水兵。毕业时,他放弃了去国家机关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到部队,来到了位于宁波市的东海舰队某海测船大队,从事海洋调查工作。
李文波的第二次选择是在1991年。当时他已在东海舰队服役5年多,并与女友准备谈婚论嫁。那年6月,部队接到上级通知,需要选调两名懂气象的干部,到新组建的南沙守备部队工作。“我学过气象,我愿意去南沙!”刚刚完成海上测量任务归来的李文波,得到消息后立刻找到大队长,递交了去南沙守备部队工作的申请书。
其实,面临选择,李文波开始也有思想顾虑。他知道,若选择去南沙,条件艰苦不说,专业也不很对口。他学的是海洋调查专业,到南沙要从事海洋气象专业,工作都得从头开始。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去南沙,将面临与家在宁波的女友和在山东平度的家人天各一方。
但李文波还是坚定地向部队领导表示:“当兵就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很清楚南沙的危险和艰苦,我也知道这一抉择我会失去什么,我会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
李文波的这次选择遭到女友家人的强烈阻拦。他的父母也从山东老家专程来到部队,劝说他留在宁波结婚成家。
眼看去南沙报到的日子越来越近,李文波却丝毫没有改变决心的迹象,最终,善良的女友被李文波的执著所打动,帮助他做通了父母的工作。为了能让李文波安心去南沙工作,两人在李文波离队报到前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5天后,李文波告别新婚妻子,登上了去南沙守备部队报到的火车。
南海“气象王”
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是在南沙海域兴建的第74号海洋气象观测站,虽然面积不大,但意义十分重大:观测到的相关气象数据,要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国际间的交换共享。
回忆第一次登礁时的情形,李文波仍然历历在目。观测站缺设备、缺教材、缺骨干,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我知道,南沙远离祖国大陆,观测站的建设喊不来等不来,必须自己动手干出来。”
顶烈日、战台风、斗恶浪,李文波和官兵们克服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克服没有专业技术指导的困难,从一砖一瓦干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建起了南沙第一个气象观测场、第一个气象预报室……短短几年,观测站面貌焕然一新。
永暑礁气象观测站采集水文气象数据主要依靠人工观测。无论狂风暴雨、酷暑高温,李文波都要到现场观测。遇到异常情况还要加大观测、上报的密度。天气越恶劣,越要往外跑。
2005年12月19日,南沙海域遭遇12级台风袭击,海面巨浪滔天,小小礁盘仿佛摇摇欲坠。“天气越恶劣气象数据就越宝贵,这么难得的气象数据决不能漏掉。”狂风暴雨中,李文波决定前往观测点取样。
室外风急浪高,雨点打在脸上如针刺般疼痛,强烈的海风刮得他们睁不开眼睛,李文波匍匐着慢慢前进,200米不到的路程,他们爬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后测量顺利完成。
正是有了对职业的这份较真精神,有了李文波孜孜以求的不懈追求,南沙海洋气象观测站上报的数据被公认为最佳。截至今年4月,李文波所在的气象分队已累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精确无误的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连续7000天无差错的纪录。
南沙“守礁王”
在李文波心中,南沙已成为他真正的家。21年里,他29次执行守礁任务,累计97个月、8年多的时间是在礁堡上度过的,是名副其实的在南沙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守礁王”。
“其实,不是我不懂享受生活,只是心里实在舍不下这份南沙情、观测爱。”为了这份情,李文波从20岁出头的小伙子变成年近半百、两鬓斑白的“小老头”;为了这份爱,他牺牲了个人的健康,患有头晕耳鸣、风湿疼痛等多种职业病。然而,他从来没有后悔过。“能在南沙守礁20多年,把自己的美好青春与南沙拴在一起,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我也不会后悔”。李文波经常这样说。
说起妻子,李文波总是深感愧疚。从结婚第五天就离开,到如今,李文波与妻子在一起的时间总共不到3年。结婚以来,他没陪妻子逛过街,没有陪妻子旅游过。尤其是儿子刚出生那段时间,妻子还在打理一个小裁缝店。每天晚上照顾儿子入睡后,妻子还得加班赶制衣服。儿子两岁那年患严重痢疾,生命几度垂危。妻子独自带着孩子跑遍了宁波各大医院。
这些年妻子吃的苦、受的累,李文波都知道:“对孩子、对妻子的亏欠只有等到退休再补偿了。但只要穿一天军装,我就要像钢钉一样,牢牢铆在南沙的礁盘上。”
其实,李文波对家人的亏欠何止是妻儿,当兵20多年来,他的6位亲人先后离开人世。而每一位至亲的离开,他都只能隔着茫茫大海,遥望北方默默祭奠。
说起母亲,李文波哽咽难言。他知道,在母亲病重的5年中,母亲从没有提过让儿子回家看一眼,一心只想着让儿子报效国家。李文波仅仅在家陪伴母亲10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病床前跪别了奄奄一息的母亲,带着无限的愧疚和满面泪水返回了部队。
回到部队的第二天,李文波就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而此时,前往南沙的舰艇刚刚驶离码头。那天夜里,李文波一个人走到后甲板,面朝北方,长跪在甲板上失声痛哭。那一刻,只有茫茫大海听得见这位失去母亲的儿子的呜咽……
■本报记者 梁杰 通讯员 莫小亮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