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在幼小心田播撒廉洁种子

——江西省抚州市中小学开展廉洁修身教育纪实

2012-06-05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日前,江西省抚州市实验学校三(2)班班主任刘玉辉告诉记者,不久前,一名学生家长到学校来说,他的孩子给他上了一堂“廉洁课”。原来,该家长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前一天晚上,一名员工登门送礼委托他办事。10岁的儿子看到后直言:“在学校的廉洁修身课上,刘老师讲过,做人要诚信、做事要公正。您不能收礼,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

  日前,江西省教育厅专门下发通知,把抚州市纪委和抚州市教育局联合编写的《廉洁修身教育》作为中小学生廉洁教育推荐教材,供全省中小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使用。

  “廉洁修身”成开学第一课

  2011年3月以来,为全面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抚州市纪委、市教育局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廉洁修身教育》读书活动,将廉洁教育设为必修课。如今,“廉洁修身”已成为抚州市1700多所中小学、60余万名学生的开学第一课,每个学生人手一册《廉洁修身教育》读本。

  记者发现,《廉洁修身教育》系列教材图文并茂、易读易懂,以大量的廉洁故事和名言警句提醒学生,还通过抚州籍历史名人王安石、汤显祖等人的廉洁故事,以及“警察妈妈”为汶川灾区孤儿喂奶、唐山13名农民举债赴汶川灾区救援等感人事迹,让学生爱读也愿读,将廉洁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

  在青少年学生读书活动中,抚州市创新教育形式,通过演讲、征文比赛、文艺演出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在踏入社会前掌握认知腐败的分辨力,提高抵抗腐败的免疫力。

  抚州市实验学校五(1)班学生曹智宇,以前经常缠着父母买新衣服,喜欢和其他同学攀比。上过“廉洁修身”课后,曹智宇发生了明显变化。他的班主任看在眼里:“廉洁教材的感人故事感动着孩子们,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

  “廉洁修身教育”纳入课程计划

  “《廉洁修身教育》真是一本好书,我们班同学都很喜欢。”资溪县实验小学学生孙莉芝对记者说。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抚州市中小学把加强学生廉洁教育作为一项硬性任务,纳入思想品德和政治课教学计划,各中小学每学期安排廉洁教育课不少于10课时。

  据抚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顾胜和介绍,《廉洁修身教育》注重科学性、教育性、针对性、故事性和可读性,按照“知”、“情”、“意”、“行”相互融合,前后一致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灌注于古今中外大量的经典故事之中。

  记者看到,《廉洁修身教育》内容包括诚实守信、仁爱孝顺、公道正直、廉洁自律、勤劳节俭、好学上进、爱岗敬业、自尊自爱、宽容大度、文明礼貌、谦虚谨慎、知错必改12个方面,旨在强化青少年的廉洁意识,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造就认知腐败的分辨力和抵抗腐败的免疫力。

  抚州市各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有的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课程和班会课,专门增设“廉洁修身”课时,班主任、政治课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有的学校除学校教师外,还聘请了廉洁教育方面的专家为学生上课。不少学校校长带头读书备课,走上讲台为学生上课或开讲座,用自己的亲身学习体会教育学生。

  廉洁文化升华为校园文化

  作为江西省第一个自编廉洁教材的地区,抚州市将廉洁文化上升为校园文化,耳濡目染地教育学生,“廉洁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昊鹏是一名初二学生,他反映,以前班里抄袭作业和答卷的现象很普遍,考风考纪很差。自从“廉洁修身”课上老师讲了诚信的重要性后,同学们意识到抄袭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渐渐改掉了这个坏习惯;沉迷于网络的同学也开始加强自制力,从网瘾中走出来。

  抚州市纪委书记吴伟柱告诉记者:“只有让廉洁教育进入到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廉洁教育从娃娃抓起,进入青少年的心灵,帮助孩子们从小培养良好的廉洁修身素质。”同时,让学生家长也成为廉洁教育的受教者,在社会中产生“蝴蝶效应”。

  “廉洁修身”不仅感染了学生,也让教师受益匪浅。有偿家教在抚州市了无踪影。抚州市的教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迄今为止,基本实现了“零违规”。

  自开设“廉洁修身”课以来,抚州市的廉洁教育成为江西省廉洁教育的最佳代表,也成为当地独有的校园文化符号。江西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尚勇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和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强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要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把青少年学生的廉洁教育抓实抓好,引领学生崇尚廉洁、践行廉洁。”

  ■本报记者 徐光明 曾金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