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高考改革系列之三

世界最大规模考试搭上科技快车

2012-08-03 来源:新华网收藏

  新华网北京8月3日电(记者吴晶、张莺)全国近3000个试卷保密室全部达标,国家教育考试三级考务指挥平台全面建成,94%的考场实现标准化……近年来,高考改革搭上科技快车,充分体现着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这些变化在十几年前还只是假想。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千万人在全国范围同一时间参与考试,对高考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提出很高要求。

  1999年,经济并不发达的广西在全国率先实施网上评卷,被教育考试界视为创举。

  当时,刘振林是柳州市柳城中学教务处主任、英语特级教师,担任英语评卷组组长。网上评卷的效率令他震撼——按照以往纯人工评卷,广西9万多张英语试卷需要140多人9天完成,使用计算机后,98人在6天就全部完成。

  对比新旧两种评卷方式,很多多年参与评卷的教师说,过去,由于纸质试卷的保管受限,往往要在露天评卷,光是搬运提取试卷以及汇总核分就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更大的问题是,纸质阅卷设定的卷面判注并签字的规则,根本无法解决前后两位评卷员相互影响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测量分会教授冯伯麟说:“网上评卷是一场全新的变革,解决了多年来困惑我国考试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更好地提高评分准确度,避免主观因素过重干扰,防止出现错评、漏评和记分错误。”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同一份作文拿到不同评卷点,以满分60分计,评分结果极端可能相差20分。

  针对这一现象,网上评卷设定规则:一份答题将随机分发给两名评卷员,由电脑根据他们的评判结果取平均值。如果两人分数超过评卷小组预先设定的差值允许范围,这份作文还要再发给第三名评卷员。如果仍有争议,还将层层上报至小组长、学科组、专家组及仲裁组,最终集体讨论决定评分结果。

  而今,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实行网上评卷。

  “由于采取双评甚至多评模式,网上评卷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评卷角度,考生在作答中有任何创新或亮点都不会被轻易忽略,这也使考试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考生真实能力。”冯伯麟说。

  不仅是评卷环节,高考依托互联网技术不断发生着深刻变革:2003年,远程网上录取全面实现,在此基础上又逐步实施网上评卷、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等,26个省份进一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方便了考生,减少了填报志愿风险,提高了效率和社会满意度,而且使招生工作更加规范、公平,实现了高校招生方式的重大变革。

  很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招办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实行网上录取后,分不够找谁都没用。

  技术变革极大增强了考试的安全防范能力,进一步促进了考试的科学化水平,也为下一步改革拓展了空间。

  近年来,如何在高考外语口语中引入网上测试,避免由于主考教师口语水平、主观判断等因素对口语考试的评分干扰,成为新课题。由于口语考试组织实施较复杂,一直被国际考试界视为畏途。直到近几年,美国教育考试机构才推出了计算机口语测评系统。

  200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开发出计算机辅助口语考试系统,考生可以根据给定任务,借助耳机和话筒,在计算机上与特定人物进行交互问答,且相邻考生任务不同。考后,考官集中评阅考生录音资料。

  2010年,云南省率先将该项考试引入高考,当地考试院负责同志说,新技术手段为高校录取新生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也对中学英语教学产生了良好的反馈作用。同样,已在浙江等地试点的一年多次英语听力考试也在努力攻克“一考定终身”的老大难问题。

  面向未来的考试将是什么样?人们尚不能勾勒它的具体廓形。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的描述:我们将拥有国家级题库,海量试题可随机抽取,每道考题都将带着“身份证”进入考场……

  不论如何变化,有一点可以肯定,技术的革新将使高考越来越科学,服务考生的理念将越来越重要。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