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医护人员时,她独立挑起筹建护理专业的任务,开设数门远程教育课程;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积极联系心理学专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录制节目,开展灾后心理救援;20年来,她为远程护理教育发展、为基层和偏远地区在职卫生人才培养、为促进公众心理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
她,就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开放大学农林医药学院院长、党支部书记郭晓霞。
从无到有,推进远程医学教育
1992年,郭晓霞来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前身),成为一名主持教师。当时的中央电大已有10余年的办学历史,但还没有医学类专业。而全国护理院校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医学教育欠发达地区在职护理人员的学习需求。
开设面向成人的专科护理专业,需要从调研论证、编制教学计划开始。郭晓霞一边向前辈请教,一边到普通医学院校、成人职工大学的教务处走访调研。1994年秋,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那几年,郭晓霞几乎每天往返于中央电大和北京医科大学之间,组织各学科专家建设课程学习资源。
从讲台上为学生授课的挥洒自如,到幕后组织教学资源的繁杂陌生,郭晓霞也曾有过角色变化带来的困惑和不适应,甚至有过离开的念头。但一次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1997年,在湖南湘西的偏远地区,郭晓霞看到,有的学员上课还带着幼小的孩子,有的学员为了赶上听课时间,上完了自己的班又替别人值班,还有的学员把电视课录下来,一有时间就补学。学员的渴求深深感动着郭晓霞,电大教育延伸基层的教学优势深深鼓舞着郭晓霞,坚定了她为更多求学者服务的决心。
18年来,中央电大面向在职成人的相关医学类专业从无到有,已辐射护理、卫生事业管理、药学和药品流通领域,创建文字教材40余部,录像教材600多学时,培养毕业生近20万人。
多元服务,紧扣社会发展需求
2007年,一条消息引起了郭晓霞的注意:生殖健康咨询师匮乏,广大基层计生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亟待提高。她主动联系国家人口计生委,建议双方合作探索学历教育与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教育模式。2011年,中央电大和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推出面向基层人口计生队伍的“人口与家庭(生殖健康方向)”专业,为行业培养人才。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郭晓霞紧急牵头组织8所著名高校的心理学专家,针对受灾人群、救灾人群、救灾部队和三孤人群的心理危机,在两周时间内赶制出时长550分钟的“危机与灾难心理援助特别节目”,在地震后的第16天就通过中国教育台和互联网广泛传播。
地震后1个月,郭晓霞亲自前往某陆航团,将节目光盘送到他们手中。一位首长动情地说:“我们的官兵已经连续一个月奋战在抗震救灾前线,这套光盘对战士来说就好像及时雨,给战士们带来巨大的帮助,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阴影,快速恢复战斗力。”
崇高使命,助更多人圆大学梦
20年来,郭晓霞伴随着电大事业的发展而成长。广播电视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一个包括中央电大和44所省级电大、929所地市级电大分校、1852所县级电大、3082个教学点、6万多个教学班在内的办学网络,累计培养了900多万名本、专科毕业生,开展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数千万人次,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身为一名电大人,我为它取得的辉煌成就深感自豪。”郭晓霞说。
但她并没有满足。教育开放成为一种历史的选择,开放大学成为教育开放的结果和载体。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实现战略转型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艰难过程,任重而道远。”郭晓霞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国家开放大学的一名教师,自己身上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这所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里,一定要恪尽职守,为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让更多的弱势群体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本报记者 万玉凤)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