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创新评价扫除课改“拦路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纪实

2013-04-30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新课改推行多年,“拦路虎”不少。如何扫除“拦路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将重点放在评价改革上。记者日前在第三师采访时发现,这里的新课改如火如荼,所到之处,所见所闻,让人感叹:这里的课堂变了,学生变了,教师也变了,校长更是变了。与改革前相比,这里的学生学习负担大为减轻,学生的学业成绩反而连年提升,同比提升10%左右。

  说到这喜人的变化,不得不从兵团第三师教育局的一份调查报告说起。

  不考核分数、升学率,不进行成绩排名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这份2007年的调查报告,通过课堂调研和问卷调查,对第三师的基础教育情况进行摸底。“从调查结果来看,分数和升学率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拦路虎’。”第三师教育局局长李增鹏说。调查报告一经公布,就在全师引起一场不小的“地震”。

  李增鹏说:“基础教育改革,评价改革为先。评价考核就是‘指挥棒’。”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2007年底,第三师专门制定《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评价,考核结果按照总分进行排名,而不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

  “也就是说,如果一所学校其他方面做得不好,即便通过应试模式让学生取得了第一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在最终的考核排名中,也不可能排在第一。”李增鹏说,“这一评价体系是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要求,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而设计的。”

  有了评价体系做保障,第三师确定了“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构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课改新理念和思路,并将各学校开展新课改的情况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同时制定下发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扎实推进新课改。

  每个年度,第三师都要印发学校领导管理工作质量评价分析报告,并将评估的结果向学校通报,里面既有成绩,也有不足,还有指导改进意见。同时,还为每所学校分别撰写分析报告。学校拿到这份报告后,针对其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

  在第三师采访,记者发现,很多学校都更新了专业化教室,更新后的专业化教室墙面建设的基本结构包括知识的“固定版面”和“活动版面”,其中“活动版面”是教室的主体。经过努力,第三师共建起各学科专业教室500多个。

  “在专业化教室上课,学生的兴趣大增。会说话的墙壁让学生有了本学科的学习情境,超市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互动平台体验快乐,收获成功。”五十三团第二中学语文教师苏碧莲对记者说,与在传统教室上课相比,学生接收的信息多了,视野更宽了,对知识的体验丰富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注重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兴趣特长

  学生课业负担轻了

  “从周一到周五,老师都不布置家庭作业,下午也是活动课,很开心,很快乐。”在第三师中学义务教育部,小学三年级学生张东对记者说。

  第三师中学校长王德林告诉记者,自2007年新的评价体系实施后,小学下午不排文化课,低年级全部是活动课,“过去拿做题做试卷来代替传授知识,是不行的。现在,通过加强课堂教学,学生们接受知识不那么难了。”

  “我们给小学生留的作业有两项,一项是读书,一项是运动,每个学期举办读书节,开设阅读课。最大限度安排模块教学,教师尝到甜头,减轻了教师负担,学生负担也减轻了。”王德林说。

  如今,6年过去了,第三师学校的四、五、六年级,作业量明显下降,最多半小时即可完成。过去的补课量比较大,高一、高二、高三都补,现在大幅度下降,减少了80%,但高考成绩反而逐年提高,高考上线率80%,重点本科达35%。王德林说:“跟踪3年后,学校自己搞了一个测评,结果显示,比改革前的情况好,成绩不仅没有下降,而且还上升了。”

  “新的评价体系下,我们不需要再搞题海战术了,也不需要动不动就考试,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也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五十三团第二中学校长周宝凤说。

  “明显的变化是班里面没有厌学的学生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五十三团第二中学副校长周帅群对记者说。

  新的评价体系出台之后,各学校按照评价体系要求,注重培养学生个性,走特色发展之路。考试成绩和学生分数被淡化后,各学校开始重视音乐、体育、美术以及特色课程的开设,音体美教师一下子受到青睐。从2008年到现在,第三师补充了500多名教师,其中,音体美教师占到70%。

  新评价体系实施后,第三师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低年级的考试次数大为减少,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更多了。第三师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全国一等奖3个、兵团一等奖4个。

  尊重学生,目光转向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

  教师和校长都变了

  “原来从头讲到尾,现在学生先自学,有了认识后再讲。最近3年,我最大的体会是,原来一天上3节课,嗓子很干,现在,轻松下来了。”第三师四十二团中学小学数学教师李艳告诉记者,“我很喜欢新的评价体系实施后的新教学模式。”

  四十二团中学校长温宏庆说,教师的积极性高了,学生喜欢新的课堂,学校取消了统一考试,设计新的评价标准,将校长和教师解放出来,从而也解放了学生。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他们通过赞许的点头、期待的目光、表扬的手势等肢体语言来沟通与学生的情感,同时用“谁愿表达自己的意见”等商量的口气,来缩短他们与学生的心灵距离。

  教师真的变了,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变了。为了使专业教室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试验更加有效,教师们集思广益,开动脑筋,进行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探索和研究热情。

  “在新的评价体系实施之前,作为校长,那时候更多关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第三师四十八团中学校长钟伟对记者说,“现在,我关心的是课堂,关心的是特色发展,是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说实话,过去没有认真想过,也没时间想,整天忙着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新的评价体系实施后,作为校长,不思考肯定不行。”周宝凤对记者说。

  同钟伟和周宝凤一样,自从新的评价体系实施后,第三师各学校的校长都开始思考如何减轻孩子负担,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和保护孩子兴趣,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如何开好音体美课程等。

  记者注意到,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在考核中不被看重,校长们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深入推进新课改、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怎样规划学校未来发展等。这些思考,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喜人的局面。

  “和过去比,校长们确实变了,学者型校长、专家型校长,开始涌现出来;名师也不断涌现,校长和教师队伍素质大幅提升。”李增鹏欣喜地告诉记者,“这些变化,给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本报记者 蒋夫尔)

  新疆兵团第三师教育局局长李增鹏:改革评价体系 释放教育活力

  新的评价体系实施,带来了学校教育的显著变化:以前,中考看升学率;现在,课堂教学改革校长亲自抓,各学校把精力放在出名师上,课堂上学生是主人。以前,学校看重学生成绩;现在,学校更注重教学过程,注重特色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以前,学生们动不起来,校园死气沉沉;现在,校园里热闹得很,下课不让学生待在教室里。

  新的评价体系实施后,所有学校都认识到,成绩不是补出来的,全师学校改革后不再补课。小学不布置家庭作业,把学生解放出来,给学生充足时间自我发展,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从我们的统计数据来看,比较2010至2012三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稳步提升的。3年中,第三师600分至700分的比率同比分别增长4.4个百分点、6.5个百分点、8.9个百分点。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改革后,无论是学生综合素质,还是学生学业成绩,都得到提升,真正实现了学生变了,教师变了,校长变了,教育也变了的改革目标。

(责任编辑:于晓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