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用爱挽回悬崖边上的孩子

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2013-09-07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转变一个学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增添一份安宁。特殊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不厌其烦的耐心和持久的耐力;特殊教育又是心灵的教育,需要坚持“一个都不放弃”,付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坚强的定力。

  ——谢小双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辛灵中学、上海市杨浦区风帆初级职业学校校长谢小双被评为第三届“杨浦好儿女”。辛灵,是“心灵”的谐音。辛灵中学是一所工读学校,面向学习困难学生开展柔性准军事化的义务教育。谢小双坚信转变一个学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是造福社会,用爱激发爱,用灵魂呼唤灵魂,帮助他们改掉恶习,走上正途。

  5年来,谢小双燃烧自己,发出心灵的光芒照亮了问题孩子的心灵世界。

  教学育人,改变“三不像”学校

  2007年9月,杨浦区教育局领导找谢小双谈话,打算把他调到辛灵中学。辛灵中学因历史遗留问题复杂而名声在外,五六十个教师守着十几个学生,一片颓败。53岁的谢小双疑惑不解:“为什么让我去那里?我犯错误了吗?”

  领导说恰恰是因为他工作认真负责、表现优异,需要他带领困厄中的辛灵中学走出泥潭。谢小双说:“我是党员,服从安排。”

  但辛灵中学的实际境况比想象的还要差:学校不像学校,教师不像教师,学生不像学生。学校没有一扇门是完整的,课桌椅缺胳膊少腿,墙上被涂得乌七八糟;教师们教学毫无动力,没有教材、教案,上课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学生60%来自重组、单亲、离异家庭,存在打架斗殴、偷盗抢劫、夜不归宿、迷恋网吧等9种不良行为。

  从2008年2月起,谢小双担任辛灵中学校长。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学校办好,让教师看到事业的希望,让悬崖边上的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一年,杨浦区教育局要求工读学校学生参加统一考试才能拿初中毕业证,谢小双认为参加中考是保障工读学生受教育权利,他决定以提高教学质量带动育人工作,改变辛灵中学的整体面貌。

  让师生从自由散漫的状态转向教与学,谈何容易!谢小双去兄弟学校借教材,挨个到教师家里安抚情绪,再跑到学生们家里做工作,又把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重新组织起来,安排教师们上课、听课、进行质量分析。

  教师们被“管”起来了,工作量大了,怨言也跟着来了,有人甚至当众吵闹。谢小双时常感受到一种刻骨铭心的孤独,有一段时间,每当走到校门口,他都犹豫要不要进去?能坚持下去吗?但一个更强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抓教学错了吗?为孩子铺设通往未来的道路错了吗?没错!我要继续抓下去。”尽管一次次在现实中碰壁,谢小双抓教学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当年6月,学生的毕业合格率为50%。谢小双乘胜追击,让教与学成为辛灵中学师生们的自觉行动,使毕业升学目标成为推动各项工作进步的强大动力。2009年,学生的毕业合格率达到了93%,此后连续4年合格率都是100%。

  学生笑了,家长笑了,谢小双和教师们都笑了,辛灵中学一改往常脏乱差的形象,成为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学校。最近5年,学校每年都被评为全区教学优胜学校,赢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真心付出,换来浪子回头走向社会

  谢小双办公桌上摆着一张照片,上面是2011年夏天初三学生毕业离校的情景。两名女生和谢小双拥抱话别,旁边另一名女生在抹着眼泪,照片上还有同学们的真情告白:“再见了,我的家。”类似的场面每年6月都会出现一次。谢小双用这张照片激励自己:一个都不放弃,要为学生毕业后的人生走向负责,帮助他们在学校里改邪归正,以后成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戴进校时13岁,是一个横行霸道、人见人怕的女孩。她从小生活在离异家庭,母亲对她缺乏管教,她就长期和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染上了诸多恶习,被称为“大姐大”。她来到辛灵中学的时候,头发染成了彩色,身着黑衫大裆裤,斜挎着“讨饭包”,一走路脖子耳朵丁零当啷响。鉴定书材料显示,小戴是“弱智”,5门课的成绩加起来只有100多分。

  可想而知,在社会上散漫惯了的小戴是如何不适应学校的管教。有一天她实在忍受不了,从办公楼二楼跳下去,翻墙逃离了学校。谢小双知道后,马上组织教师们分头找遍了附近的网吧,直到晚上11点仍不见其踪影。他又派几个教师蹲守在小戴家门口,终于在凌晨1点等到了她,把她带回了学校。

  后来,每个星期五下午,谢小双就把小戴送回家,星期一早上再去接她到学校。有时,他还买了水果去她家,没人在家,就把水果挂在门把手上。过年的时候,谢小双陪小戴吃年夜饭,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看待。这样的接送坚持了一年。一天早上,小戴早早收拾好书包,对谢小双说:“谢校长,以后你不要再来接我了,我肯定会准时到校。”果然,小戴从此不逃课了,润物无声的感化让她获得了成长的力量。2011年6月,曾被当作“弱智”的小戴以47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市商业学校,实现了升学的愿望。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小李在技能证书考试前一个月,爸爸摔伤没人照顾,为了不耽误她复习迎考,谢小双组织青年教师建立志愿者服务队,轮流去小李家为她爸爸送饭、打扫卫生,最终她考取了中式面点、西式面点两个证书。在谢小双的推荐下,小李进入一家西餐厅工作。

  还有一名偷盗过十几辆摩托车、电瓶车的男生,在冬天的夜里被冻醒,因为他家中仅有一条露出棉胎的被子。谢小双带领教师们捐款,为他购买被子、棉垫、衣裤、袜子等过冬用品,送到他手上。之后,这个男生就像变了一个人,早上5点多就起床到教室自习,最后考入一所技校。

  谢小双说:“辛灵中学的孩子多数来自不幸的家庭,从小缺少情感上的温暖,变得自暴自弃,但他们本身都是聪明的孩子。学校教师应当珍爱每一个学生,用全心的付出换来浪子回头,帮助他们从这里走向成功。”

  精雕细刻,办老百姓满意的工读学校

  这些年,谢小双一直在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要教师爱学生,还要实现学生爱教师。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全体教师吃大苦、耐大劳、献大爱,把孩子当作亲人,对他们“精雕细刻”。为此,学校建立了教师与学生的结对帮扶制度,给学生带去“一对一”指导。

  每天早上6点40分,谢小双就来到学校,把这里当成家一样精心打理,使原本破败杂乱的校园变得面目一新。一楼设有杨浦区青少年指导中心,走廊铺设了红地毯,健身房、剪纸刻花室、宣泄室、心理咨询室一应俱全,成为学生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天井里的山水小景充满雅趣,带来心灵的陶冶;墙壁上、餐厅里、教室后黑板上,都有精心布置的格言警句和行为规范,实现环境育人。

  在谢小双看来,育人是工读学校第一位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有了教学这条主线,学校更像学校,教师和学生才有奔头。学校还开设了多种拓展性课程,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带动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高。

  谢小双带领教师们读书,写读书笔记,用阅读提升教师们的精神境界。他推荐阅读的图书包括《给加西亚的一封信》、《窗边的小豆豆》等。每次开展这样的活动,他都以身作则,全力投入,并喊出口号:“向我看,跟我干,我的岗位是示范。”有校长在前边领跑,教师们自然不好意思落后了。

  辛灵中学为杨浦区挽救了一个个学生和家庭,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近期,谢小双参加了杨浦区的巡回报告团,到街道、企业为居民员工讲述他的教育情结,唤起全社会对特殊教育的关注。

  在辛灵中学政教主任殷勤眼里,谢小双是一个把大爱献给孩子的模范。为了给孩子制定最好的帮扶方案,谢小双召集5门学科教师,共同分析孩子的行为特点,开出诊断书。“他把准孩子的脉搏,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背后,都有他的默默付出。”殷勤说。(本报记者 董少校)

(责任编辑:于晓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