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与采访主题不直接相关的事情,不知你想不想听?”美国波音公司国际公关部总监汤姆·麦克林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迟疑。记者与麦克林先生第一次通电话,他会有什么事想对素未谋面的中国记者说呢?
“我女儿凯瑟琳所念的保罗六世天主教高中开设了中文班,这是阿灵顿教区唯一设有中文班的学校。”麦克林先生颇有些自豪地说,是他以校董的身份向学校提出设立中文班的建议并被采纳。2013年,这所高中的世界语言部中文课首次开班,教授汉语、组织中国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和远在中国的同龄人一样,庆祝端午、中秋等中国佳节。作为“半路出家”的中文学习者,麦克林在中国度过了人生和职业的重要转折时期。十几年后,他的女儿也追随父亲,开始书写自己的中国情缘。今年5月,凯瑟琳和同学们在中文班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中国是波音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的最大市场,麦克林对这块土地上发生的经济奇迹和所蕴含潜力深有体会。在美国,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并没有像麦克林这样深刻的在华经历,但很多家长的心声却是一致的:掌握中文、了解中国的美国孩子,在未来会有更大的竞争力。
在美国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不能不提孔子学院。尽管中文课程被纳入美国中小学教育系统在今天已不算新鲜事,但孔子学院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满足了当地人对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需求,还是重要的汉语教师培养摇篮和中国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全美各地已设有107家孔子学院、435家孔子课堂。在这里,美国的青少年们希望到中国走一走、结交中国朋友的热切愿望被反复诉说。
去中国留学,不少美国学生已经在路上了。美国教育部门去年底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中美“十万强计划”等人文交流项目的促进下,中国已成为最受美国学生欢迎的五大留学目的地之一。赴美外国留学生人数连续8年增加,中国留学生数量增长最快。特别是去年两国实施了更加便利化的签证政策,两国留学和旅游人数势必会走向另一个高峰。
为了让中美青年一代中的领军人物加强交流、巩固友谊,作为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成果之一的“知行中国”项目不久前在美国启动,计划在未来10年邀请美国青年精英走进中国、了解中国,增进中美青年一代的理解和友谊。美国“十万强”基金会主席卡罗拉·麦吉弗特女士说,未来将不仅仅着眼于实现两国人员往来数量的增长,也希望能促进美国各阶层人士到中国学习,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除了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迹,中国青春现代的一面也正吸引着美国民众。作为另一项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成果,中国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去年年底走进美国艺术最高殿堂,成功举行了首次北美巡演。他们不仅高水平地演绎了西方传世经典,还为美国乐迷送上充满中国哲学意味的管弦乐组曲《五行》。肯尼迪艺术中心总裁黛博拉·鲁特女士说,中国音乐家们技艺卓越,音乐中富有青春活力。他们的精神面貌恰恰是当代中国崭新形象的代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在两国政府和民间共同的努力下,人文交往的故事在课堂里、舞台上、社区中有声有色地上演着。人民的交往、文化的亲近,已成为滋润中美关系长远发展的深厚土壤。随着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人文交流定能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源源不绝地输送正能量。(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丽丹 张朋辉)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