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扫黄打非·护苗2015”专项行动

为少年儿童成长筑起精神防护林

2015-07-10 来源:《人民日报》收藏

  自2015年3月起,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护苗2015”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违法活动。全国各地积极行动,重拳出击,专项行动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筑起一道“精神防护林”。

  今年“六一”前夕,作为教育部“护苗2015”专项行动之一的“正版生活·绿色阅读”图书捐赠活动,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双榆树第一小学、西颐小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倡导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校园风气。

  为了引导少年儿童自觉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全国各地大力推进“扫黄打非·护苗2015”专项行动走进中小学校园,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安徽举办专题讲座,通过校讯通向中小学生家长发送倡议信:引导少年儿童拒绝低俗淫秽的“口袋书”,不登录色情、淫秽网站,不下载和传播各种不良信息,做文明的小使者,并公布了举报电话;

  广西组织全区300多所中小学校、100万中小学生向非法出版物说“不”,并向全国中小学校、中小学生发出“拒绝侵权盗版 打造书香校园”的倡议书;

  江西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在全省举办百场“绿书签·少儿阅读公益讲座”,并组织全省100家新华书店设立优秀少儿出版物专柜,开展“护苗2015·绿书签少儿读书展销活动”;

  浙江创新活动载体和形式,在校园、书店、社区、广场、图书馆、大剧院等公共场所,印制发放2万余份“绿书签”,张贴1000余份宣传海报,并利用网吧电脑屏幕播放“绿书签”宣传图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今年3月1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高校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对全国64家高校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少儿出版物、教辅读物图书出版物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出版市场源头稳定,不让有害书籍流入市场。

  广西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并重,坚决查堵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不良信息,大力扫除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各市“扫黄打非”办每月开展一次出版物市场集中清查,充分运用暗访检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等形式,及时依法取缔关闭销售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的游商店档。

  浙江各地对销售侵权盗版少儿出版物和假冒伪劣教辅教材活动,进行了深入清理打击,同时将新华书店、出版物销售门店、专业教辅教材发行单位列为清查对象,开展检查和业主培训。

  江西针对中小学校周边等重点地段,开学、节假日等重点时段,中小学周边出版物、文化用品店铺等重点部位,开展高频次执法检查。

  据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今年以来,全国已查缴各类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近18万件,查办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惩处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专项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江西组织查办了一批印制、销售、传播非法、有害少年儿童出版物和信息的案件,对印制非法、有害少年儿童出版物的印刷复制企业一律从严查处,直至依法吊销印刷复制经营许可。查处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网络手段制售传播有害信息的案件,严厉打击“微领域”妨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非法出版、传播活动。

  今年6月,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会同杭州市局查办了“游侠漫画网”网站登载淫秽色情漫画案,取缔了该网站,对网站主办单位杭州凤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行政警告并处罚款人民币4万元。

  安徽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商、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等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形成了巨大合力。仅“六一”节前后,全省各地共出动执法人员7500余人次,清查印刷业1200家次、打字复印业900家次、书刊音像制品经营店铺1650家次,取缔无证经营摊点210个,收缴盗版光盘2800余盘。(据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史竞男)

(责任编辑:耿道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