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学校呵护 社会帮护 家庭养护

河南邓州“三护网”为留守儿童撑起蓝天

2016-05-1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本报讯(记者 李见新 通讯员 刘起雷 王延丽)近日,家住河南省邓州市林扒镇小李营村的王建银夫妇,结束了短暂的返家探亲后,与往常一样又踏上前往杭州的打工之路。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心里轻松了许多。

  “今年回来一看,娃们明显比往年精神了:在学校老师领着他们画画、打乒乓球,还做了他们的代理家长,星期天给他们洗头、辅导作业,关心得不得了。我心里踏实多了。”说起在家的两个孩子,王建银满脸笑容。

  在邓州,与王建银有同样感受的留守儿童家长近年越来越多。这得益于该市编织学校呵护、社会帮护、家庭养护网络,贴心关爱留守儿童的一系列举措。“邓州有175万人,长年外出务工人员近55万,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其中14岁以下的就有8万多人,占全市儿童总数41%。”邓州市副市长王彩霞说。

  “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心理问题尤其需要关注。我们以学校为阵地,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关注他们的情感发展。”邓州市教体局局长李莉说。为此,邓州市明确要求各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上足所有课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扎实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

  为切实开展第二课堂,2012年以来,邓州市投入近400万元,在全市中小学设立了图书室或阅览室;引导各校自筹资金700余万元,补充了腰鼓、小号、足球等器材。

  邓州还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组织村“五老”人员,建立村级留守儿童服务站,就近帮助留守儿童。“我们的工作有‘四个一’,即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套档案,每期举办一次儿童保健知识讲座,每年开展一次健康体检,一部电话24小时畅通。”被评为邓州市十佳的张村镇朱营村服务站负责人说,“一方面我们可以协助学校就近为孩子们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更便捷地防范和处理留守儿童家庭出现的治安、安全事件。”

  “据统计,超过95%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等隔代监护,其他亲属代为监护不足5%,老人家要么过于溺爱孩子、要么简单粗暴,与孩子沟通往往困难重重,亟须架设桥梁。”李莉说。邓州市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课堂”活动,设立了家长学校,定期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学生同听课、同生活,利用家长学校举办家教讲座。

  “有时,教师的千言万语抵不上家长一句话给孩子的安慰多。”李莉说。为此,邓州市在寄宿制和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设立亲情电话,配备亲情电脑,方便学生与家长沟通。由班主任组织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微信群、开通校讯通,加强教师、家长、留守儿童的联系。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