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扬峰填谷特色均衡的“福建实践”

——福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2016-10-13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今年秋季学期,福建省福安市城区小学招生确保“零择校”“零条子”,严格实行划片入学,空余学位全部面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派位,用该市教育局局长阮兆平的话说,就是“满额摇号,一摇到底”。

  这种公平入学的做法在福建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福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盘棋”策略:厦门、福州、泉州等经济发达城市要“扬峰”,不仅自身高位均衡,还要引领、扶持其他县域;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原中央苏区县等经济欠发达地方要“填谷”,通过“输血”“造血”并举,踏上教育脱贫致富之路。

  截至2015年,福建全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指标全面达到“十二五”目标,80.4%的县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今年,福建争取实现所有县通过国家评估。

  强化统筹督导 顶层推进实施

  近年来,福建建立省级统筹、齐抓共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按照扬峰填谷的思路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年度推进计划,形成全省一盘棋的路线图。

  在省级统筹推进下,各县(市、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功能教室、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和信息技术配备,优先配备日常教学和学生生活最急需的基本设施设备,认真创建标准化学校。目前,全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00%完成标准化建设。

  福建还及时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扬峰”“填谷”落到实处。在原中央苏区县,省级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转移支付比例高达90%;在校安工程等省级专项资金中,60%以上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仅2015年,省级以上就投入25.7亿元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全省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650元、850元,省级财政根据各县财力情况分四档补助,其中欠发达县,省级财政承担80%。

  福建省教育厅还制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安排晋江市、厦门市集美区等23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分别对口帮扶龙岩长汀县、三明清流县等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学校办学质量。

  教师校际交流 师资均衡配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校际均衡,校际均衡的关键是师资均衡。而招聘、补充一批批优质的中小学教师,直接决定着师资均衡的水准。福建的师资补充、交流,更是凸显了扬峰填谷特色均衡的理念。

  近年来,福建按照“全省统一笔试评卷、临时聘请面试评委、根据成绩依次选岗”的招聘模式,保障各地招录到优质师资。在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几年来全区招聘新教师401名,选调校(园)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65名,有效解决了中小学教师紧缺、优质教师不足的问题。

  福建还构建起“以县为主”的教师管理体制,教师“县管校用”,使教师能在县域内有序进行校际交流。福建实行城乡统一的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提高城乡中小学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规定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参评特级教师必须有乡村学校任(支)教1年或薄弱学校支教3年以上经历。近年来,福建每年引导近5000名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支)教,2015年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人数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2%以上,其中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达15%以上。

  在师资精准扶贫方面,福建每年从省、市优质学校选派230名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支教,并从这些县选派200名校长和教师到省、市优质校跟岗学习。福建还开展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师资队伍重点帮扶,将23个县的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和乡村教师全部免费轮训一遍;省市两级培训名额重点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扩大优质资源 办学特色均衡

  近年来,福建在城区积极推行中小学校“小片区管理”模式。2011年,福建遴选39个县(市、区)启动城区“小片区管理”改革试点,片区内以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周边学校,实行资源共享、师资互派、统一教学、捆绑考核。在农村,福建积极推进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试点,为农村薄弱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牵线搭桥,促进农村薄弱校形成自身“造血”机制。目前试点县已拓展到59个,覆盖386所农村中小学。与此同时,福建还鼓励引导各地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形成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特殊教育方面,福建省推进特教学校、普通学校特教班的标准化建设,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普通初中的6倍,达6600元,师资则按生师比3∶1进行配备。

  在积极扩大优质学校学位的基础上,福建要求各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凝练办学特色,打造“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教育新天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漳州市为例,该市全面部署小学特色教育建设,提出“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一门终身受益的绝活儿。

  “特色均衡有两层意思:一是福建要立足实际、依靠实践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全省义务教育均衡之路,二是县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不能机械化和模式化,要进一步保持和凝练每一所学校自身的特色。”福建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红武说,“我们将不忘初心,推进福建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切实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本报记者 龙超凡)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