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投资千亿 建校千所

广西“双千计划”助教育扩容提质

2017-09-1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本报讯(通讯员 奚振海 梁芷铭 记者 宋潇潇)“双千计划”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行动、取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举措,即从2014年开始的4年时间里,多渠道筹措1000亿元以上资金,新建1000所学校并改扩建一批学校。

  今年是“双千计划”收官之年。4年来,广西累计投入资金1056.35亿元,启动新建学校1109所,基本解决“入园难”“超大班额”等问题。近日,记者在相关市县区采访,了解“双千计划”给当地教育带来的变化。

  来宾市城南初中是所新学校,去年招生1100人,今年只有900人左右。新生去哪儿了?答案是被分流了。投资7600多万元筹建的城南初中,是“双千计划”中来宾市首批建成的初中校。而今年,该市兴宾区城南片区又有两所初中投入使用。

  新学校不断建成,来宾市义务教育“大班额”难题正在破解。2014年初,结合自治区“双千计划”,来宾市提出了“双五十计划”,即投入50亿元、新建50所学校并改扩建一批学校。短短两三年时间,来宾市就让学校班额从原来的平均近70人下降到55人以内。该市教育局局长张雪玲说,预计到2018年,来宾市区中小学将增加3.36万个学位,将全面解决“大班额”问题。

  来宾市兴宾区政和幼儿园园长周小敏近几年切实感受到“入园难”问题正在一步步解决。直观感受的背后,是一组坚实的数字:2014年实施“双千计划”后,兴宾区已建成12所幼儿园,包括乡镇中心园8所、城区园4所,其中10所是公办园。

  为解决资金与建设用地问题,来宾市、兴宾区两级政府分别筹措10亿元,并将已出让的土地回购用于学校建设,此外还外迁高中校,将其位于城区的旧校址用于开办初中、小学。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学校里找块平地都不容易。“双千计划”实施后,当地仅在2016年就投入1100多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全县新增校园体育运动场面积3.7万余平方米,建成了两个特色山顶运动场。

  今年,金秀县还着重进行教学点改造升级,重点开展教学点维修、改造提升工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在金秀,小学、初中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班级比例均达到100%,网络教育基本实现完全小学班班通、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

  “双千计划”实施以来,桂林市教育部门通过推进学区制改革、集团化办学等措施,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缩小校际间差距。

  “2014年以后,每年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一本率从过去的5%左右提高到现在的11%,优质生源逐渐回流。”龙胜中学校长赖银燕说,这得益于“双千计划”“八大工程”之一——教师队伍强质增量工程。

  桂林市七星区的七星中心校因为教育质量不被认可,2014年学区生还不到30%,却在传统文化教育上很有特色。为此,七星区以该校为龙头,联合地域相近、同样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较擅长的辰山小学、东江小学组建了东城教育集团。三所学校之间通过“教师走教、学生走班”等方式,实现了集团内的教育资源融合。一所优质学校示范带动一两所普通、薄弱学校,用这样的方式,七星区将辖区内的21所小学组建成7个教育集团,形成教育融合发展共同体。

  在桂林市,初中阶段民办教育活跃,公办教育相对薄弱,市民中形成了“想上好学校只能多花钱上私立”的说法。为此,该市借助“双千计划”,通过建设新校、迁校办学等方式,恢复了桂林中学、中山中学等一批示范性高中的初中部。

  依托这些优质学校的重新招生,桂林市还将“一托二带三”的管理办法付诸实施,即一所示范性高中托管一到两所较强的公办初中,带动三所较薄弱的公办初中。通过这种方法,桂林市教育资源将更加均衡,“择校”问题将逐渐消弭。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