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兼顾质量提高

2011-11-03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收藏

  自2010年7月《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国家的重视程度、政策出台的密度、财政投入的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学前教育将迎来快速普及的发展时期。此时,特别要关注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

  一、学前教育普及的步伐加快,普及目标有望提前完成

  在一系列有力的学前教育新政出台后,今年9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中央财政将通过重点支持实施4大类7个重点项目来加快学前教育普及的步伐。这些重点项目主要包括:支持中西部农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还特别支持农村偏远地区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多形式举办幼儿园,重点扶持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城市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办园提供普惠性、低收费服务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等;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以地方为主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可以预想,到2015年底,大部分有入园需求的学前儿童都能有机会和条件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0%的目标有望提前完成。

  二、质量提高滞后将影响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对幼儿造成不利影响

  早在2008年11省市抽样调查就发现,已有的幼儿园在质量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班级活动室达标率约为47%,有大约6%的幼儿园班级活动室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下。幼儿每天户外不少于2小时的活动时间有60%的幼儿园没有达到,有半数的幼儿园1个半小时也保证不了,甚至有26%的幼儿园不足40分钟,还有15%的幼儿园孩子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5分钟以下。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材料也不同程度缺失,农村更加严重。半数以上幼儿园班级师幼比超标,甚至有的幼儿园超出国家规定的2-3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时间少,材料没有保证。

  目前,各省市的工作重点均集中在加快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上,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为追求入园率提高而忽视保证质量的问题。一些新增和改扩建的幼儿园环境(包括园舍设备、玩具材料等硬件条件)不达标,班额过大,雇佣不合格教师等,使在园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教育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小学化”“成人化”倾向严重。

  可以说,新旧问题的共存和交织将加剧了当前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而20世纪中期以来的相关研究揭示:学前教育对幼儿的积极影响与促进、教育补偿、消除贫困和积累国家财富等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幼儿园良好的环境质量与保教质量。当今,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保育和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普遍追求。“提高质量”也是我国《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保证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也是学前教育《国十条》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为了使学前教育的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益,必须重视质量的保障与提高。

  三、将保证质量作为提高入园率的意义前提

  《规划纲要》在“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规划目标中首先提出:“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然后,才提出到2020年的普及率。这意味着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科学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科学、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是提高入园率的意义前提。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上强调:普及是基础,质量是核心。一定要普及与质量并重,二者缺一不可。要防止单纯追求规模,一哄而上,而忽视内涵发展、不顾保教质量的倾向,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要求,避免运动式提高入园率。因此,各级政府应调整好提高普及率的步伐,不盲目跃进和追高,同时,要承担起对质量的监管与督导责任。把好入口关、质量监督关和教师关,确保建成的每一所幼儿园都能达到质量合格的基本要求。

  ——要确保新增幼儿园符合基本办园条件。特别是接收乡村留守和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城镇低保家庭幼儿的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必须保证基本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使幼儿园教育真正能够弥补幼儿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健全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体系,提高各类型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要以教育部门为主,协同有关部门建立起常规性的、全覆盖的督导评估制度,将民办幼儿园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保证公办民办幼儿园质量的不断提高。

  ——各地要根据自身情况,确保幼儿园聘用合格教师,支持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和专业进修,不断提高保教水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占兰)

(责任编辑:陈思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