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云南中考改革:在探索中前行

2012-01-18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收藏

  云南拟取消全省统一中考,推出以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阶段升学的标准。教育规划纲明确提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此次改革,虽然争议纷纭,但我们应该看到它积极的指向。

  从学生发展看,云南将包括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以外的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等11门课都纳入考试体系,克服学生从初中起就偏科的现象,从学科层面上保障了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令人担心的是,长时期受“中考”影响,容易把水平测试视为选拔考试,因此增加的4门考试科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实际上,水平测试重点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绩表现,有别于终结性考试。

  从推进素质教育看,云南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看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这项规定更加旗帜鲜明地落实了素质教育。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基本素质和个性发展评价,既遵循主流发展的基本素养,也倡导学生按兴趣爱好发展个人潜力,这种评价方式突破以往“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注重学生平时表现,为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潜力发展明确了方向,无疑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环境。

  云南的上述做法在其他国家也有案可查。英国对中学生(12-16岁)的评价既有学业评价,又有质性评价。学业评价就是规定中学二、四年级末有全国统一考试。二年级末参加3门科目考试,四年级末有12门课程考试,学生必须选至少5门,通常他们会选10门课程。质性评价的很多规则和细节都有可借鉴之处。比如,英国学校日常十分注重学生已有评价信息的收集与应用,学生一般在11岁时入中学,学校要建立有关新生的评价信息档案,包括六年级结束时的统考成绩、平时课程作业、档案袋表现等。在中学,教师同样每天都要写观察学生记录,包括学生参加活动和日常表现,档案不断丰富。档案袋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是开放的,这样,学校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评价全程关注。云南推出综合素质评价,遭到利益相关者对公平性的质疑,如果该评价在操作层面能借鉴英国做法,一定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其公平性,降低人们的疑虑,加快改革的进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武向荣)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