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3-06-05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高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一体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依靠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依靠高质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筑牢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根基。必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突出科技反哺教育和人才事业的动力源头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校、科技领军企业布局,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人才引领驱动,聚焦创新发展需要、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事业中来。

  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着力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我国建设成世界重要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科学教育建设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塑造科技创新拔尖人才的奠基性工程,要把加强科学教育作为铸就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策源地。必须强化科学教育供给,拓展优化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时空,探索构建科学英才大中小学一体化科学教育新机制,形成协同培养新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工程教育,凸显工程教育对服务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发动机”重要作用,深化对工程教育的自身规律性认识和把握。完善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机制,以信息化激发工程教育创新活力和潜能,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和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推动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要深化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学科组织模式,走高水平的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之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学科育人模式,把一批“双一流”高校打造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战略基地。

  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教育的支撑力、贡献力。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中国制造如何迈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人口红利如何转为人才红利,乡村振兴如何衔接共同富裕,均需要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必须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必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推动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教育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力。

  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要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环境,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更好适应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要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新兴产业的变革趋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模式以及资源配置方式,注重将科技创新的思维、方法和内容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和实训各环节,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创造性和竞争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作出更多实质性贡献。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续写教育强国建设新辉煌!(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