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晨光
通 讯 员 陈洁 丁三伏
清华大学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获得者高翔、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豆本加、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志愿者先进个人林泽殷、国内外武术比赛勇获13枚金牌的柴云龙……他们,是全国2900多万名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理想升华生命,自强成就青春。近年来,像大学生年度人物这样的优秀学子不断涌现,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勇敢和担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他们可贵的精神风貌,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成长成才的榜样。
2011年6月16日,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隆重举行。站在领奖台上,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同济大学学生白一帆心潮澎湃,他说出了当代青年学子共同的心声:“只有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价值,青春才会更加绚丽,人生才能更有作为。”
“三个紧密结合”、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指明了当代大学生成长进步的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成长
2011年,对于中国当代青年学子来说,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年份。
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5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第1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中,又提出了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要求,希望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才。
总书记的讲话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也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进步指明了方向。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成长。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5年,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又多次发表感人肺腑的讲话,多次指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激励着青年学子们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点燃青春、奋力拼搏。
参加了学校百年校庆大会,在人民大会堂聆听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并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研究生齐兴达深深地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嘱托,“作为清华学子,我们责任重大。我们的校友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现在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我们新一代清华人必须思考未来,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奋斗、奋斗、再奋斗。”
在西部地区的各个支教点,在充满生机的北大校园,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引起师生强烈反响,“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正成为越来越多北大学子的自觉行动。北京大学第13届研究生支教团已经组成,17位成员两个多月后就要启程。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说:“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全国高校和大学生们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的浓厚氛围中,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际,“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的举行,具有更加特别的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亲临“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一一颁奖——中央领导出席大学生年度人物的颁奖,这还是第一次。
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四部门负责同志密切关注评选活动进程——四部门联合指导这项民间发起的活动,也是少见的。
颁奖典礼现场,听着台上获奖学生的感言,刘延东和师生一起热烈鼓掌;看到6名牺牲的年度人物特别奖获得者的视频短片,刘延东跟师生一样饱含热泪。
颁奖典礼上,刘延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获奖的优秀大学生表示热烈祝贺。刘延东说,我为同学们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感到骄傲。她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立志成才,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投身社会、积极实践,见贤思齐、奋勇争先,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三个紧密结合”的要求,把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作为矢志不渝的目标追求,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颁奖典礼结束后,刘延东再次来到大学生年度人物中间,和他们一一握手,与他们亲切交谈。刘延东动情地说:“看到你们取得的成绩,我很激动,很高兴,很振奋,想起了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没有你们现在这么好的学习条件,你们现在有条件,有平台,要更加好好珍惜。”
学生们纷纷鼓掌,你一声我一声地说:“好!”刘延东又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我们国家发展得很好,但也还有很多困难,需要你们这代大学生努力奋斗。到建国100年的时候,你们还正当年,应当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临别之际,刘延东又向学生们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你们更加努力,期待着将来在各行各业都听到同学们的好消息!”
“深入社会,投身实践,不仅是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需要,更是我们回报社会、努力成才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深感任重道远,使命光荣。”北京大学学生范敬怡把获得“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殊荣当成新的起跑线。全国学联执行主席、湖南大学学生曹镠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向以大学生年度人物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们学习,不断创造新的青春业绩,努力成长为各领域的拔尖人才和优秀建设者。
大有作为、大有希望、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一代——
大学生思想素质、精神风貌近年来发生明显变化
2010年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现场,在主持人的介绍下,身着土家族服饰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06级学生谭之平,走到了全国亿万观众面前。作为全国孝亲敬老道德模范,谭之平此行是受邀代表55名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观众拜年的。
青春应与道德相伴。作为“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获得者,目前已经工作的谭之平说:“国家给我的荣誉,实际也是对当代青年的一种认可。我要继续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好,带动更多的人去践行感恩,知恩图报。”
包括谭之平在内,在两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有12位大学生当选。他们可贵的精神风貌,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成长成才的榜样。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开创了新的局面。新一代大学生正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亮出他们的底色——
“爱国不一定就要喊口号”,在表达爱国情感上更趋于理性,这是新一代大学生们在表达爱国情怀方面的显著特征。无论是在反分裂斗争中,还是在传递奥运圣火时,大学生们团结起来,维护国家尊严,将高涨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支持国家发展的力量。
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大学校园顿时失去往日的平静,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热血沸腾,他们献出自己焕发着青春气息的血浆,挽救灾区同胞的生命;捐出自己有限的生活费,捧出一颗颗滚烫的心。
5.3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服务,2.1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残奥会服务,他们在烈日下奔走,在大雨中微笑,用热情、真诚、良好的服务,为国家赢得尊严和友谊,被国际社会称为“鸟巢一代”,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华民族全面崛起的群体担当”。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雄姿英发的群众游行方阵中,来自首都56所高校的7.5万名大学生成为方阵的中坚力量。灿烂青春,在这一刻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上,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上,10多万名“小白菜”和20多万名“绿羊羊”为盛会注入了飞扬的青春色彩。
责任无价,奉献永恒。这是当代大学生发出的青春宣言。祖国为有这样的青年而骄傲,党和人民为有这样的青年而自豪。
面对亘古不息的滔滔江水,面对江水中挣扎求生的两名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吹响了拯救生命的冲锋号。6名学生奋不顾身跳入水中,9名不会游泳的学生手拉手结成了伸向江中的“人链”。两名少年得救了。可是,3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却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009年10月24日。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涂光晋说:“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
多年来,大学生们不怕牺牲、见义勇为的感人壮举,感动了国人,照亮了人心,温暖了社会。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生黄船钉为救落水儿童献出了年仅21岁的生命,当他的遗体被打捞出水时,双手依然保持着托举的姿势。武汉大学学生赵小亭在贵州支教期间被山上滚石砸中头部不幸遇难,但她的爱心永留苗岭大山中。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生蒋小波被确诊为中晚期胸腺癌,在临终之际,他毅然决定无偿捐献眼角膜。在蒋小波去世后,他捐献的眼角膜成功移植给两名长期患眼疾的患者,患者们满怀感激地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给我们带来光明的人。”
“这样一些英雄壮举发生在大学生群体,绝非偶然,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清晰明确的价值观支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桢说,“尽管意识形态渐呈多元化,但社会的主流意识、核心价值观仍在青少年中,特别是在大学生中间占有主体位置。”
教育部组织的2011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近八成的学生表示有入党意愿;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85.9%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当代大学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生追求,展示出投身实践、奉献社会的火热激情。
各类优秀典型层出不穷——
大学生年度人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份优秀答卷
近年来,大学生中的各类优秀典型层出不穷。这些先进典型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追求。
开始于2005年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挖掘、培育和宣传优秀大学生典型,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作用,激励广大学生励志自强、提升素质、奉献社会。活动举办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校师生的高度认同,几年来累计有3000多万人次参与活动,网友留言5万多条,总投票数近亿。
“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了全国574所高校推荐的890余份优秀大学生事迹材料,参与网络投票的有100多万人,公众投票数量达200多万。天津、上海、辽宁、黑龙江、云南等省(区、市)还组织开展了省级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在“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有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学术新秀,有开拓进取、锐意创业的时代先锋,有投身西部、公益支教的奉献之星,也有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道德楷模。
一次、两次、三次……不顾自己正处于女性特殊生理期,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铁飞燕反复潜入冰冷而浑浊的河水中,终于救出了落水工人,并且依靠积累的急救知识,通过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措施,把已经没有了呼吸的落水工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大一时一次偶然读报,让武汉理工大学学生郎坤看到了武汉农民工子女艰苦的求学环境。她组织成立了第一支“屋顶小学”义务支教队,招募了近17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屋顶小学”支教。6年来,她关爱帮扶农民工子女的服务时间累计达5000余小时。
拥有独双轮自行车、电动轮椅、汽车驾驶器等多项专利的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海星,为把专利变成产品,开始自主创业,目前公司资产已达400万元。他把“关注社会,回馈祖国”作为创业的内在动力源泉,帮助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湖南长沙的各大敬老院、残疾人服务机构都有李海星送去的电动轮椅。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2008级5023寝室,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的学生寝室”。4名男生秉持学以致用、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先后创作出寝室智能监控系统、热水器定时节能系统、“自行车防盗钥匙环”等一系列科技创新产品。他们研制的“单词随意背”软件下载量已达数十万次,自制的寝室宣传片网络播放量已超百万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曾获得“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胡铃心,为了激励更多的同学投身到科技创新的洪流中,经常跟周围同学交流一些实用的发明创新方法。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他们宿舍的4名学生个个学习优秀,且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评委之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大学生年度人物的产生,是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晶。正是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推动下,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才能不断涌现。”
大学生英雄个人及群体的先进事迹,正在被各地各高校作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
中央财经大学连续几年举行“榜样中财”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身边榜样力量的平台,在校园里已形成了一股学习、赶超榜样之风。为了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的旗帜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青春的选择”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会,给大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中央领导同志高度关注并多次批示,要大力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动典型教育,除了每年指导举办“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外,还命名表彰全国优秀大学生,组织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全国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各地作巡回报告,编辑出版“励志青春——全国大学生先进事迹选编”系列丛书等,积极宣传大学生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大学生,立志成才,全面发展,勇于担当。
学生知心友 人生好导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大学生青春导航
每一名优秀学生的背后,都有很多故事、很多细节、很多感动。这些故事、细节和感动,通常还伴随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学生辅导员。
“2006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武汉大学学生黄来女一边读书,一边照顾患了脑梗阻、糖尿病、膀胱癌的父亲,一边还在外做家教、在校内勤工俭学,以维持生计。
黄来女的背后,有她的辅导员——“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李勤老师。他用爱心点燃希望,帮助黄来女办理“绿色通道”借款、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带头捐款、联系媒体寻求社会资助、做饭送饭……
在黄来女最艰难的日子里,是李勤陪着她与患病的父亲一起走了过来。“每次李老师到病房来,我感觉就像阳光照了进来。李老师每次都是笑呵呵地来,笑呵呵地走,我的心情也不自觉地好起来了。”
青春领路人,人生好导师。风风雨雨中,正是辅导员们的微笑,照亮学生的心灵,像一座座心灵的灯塔,立方寸之地,放万丈光芒。
2010年,当大学生们穿上世博志愿者服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被称为“小白菜”;而带领他们的辅导员则被学生们称为“白菜大哥”、“白菜大姐”。“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同济大学辅导员严长征就是一位知名的“白菜大哥”。
在近40天服务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严长征和388名学生志愿者并肩作战。为了确保志愿者们不至于因为太累而拖垮身体,他在片区采用了“做一休一轮岗制”,志愿者在一小时工作后就可以轮岗休息。为了消除学生们的疲劳感,严长征给他们讲故事、说笑话,帮他们排解压力,学生们又送了他一个外号叫做“严爸爸”。
“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中山大学辅导员林忻把对学生的关爱和理解带到广州亚运的服务工作中,她关注每一位志愿者的心理动态;她坚持在场馆里向每一位遇见的志愿者行志愿礼;她耐心地给一位志愿者回复了2000多字的信,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化解他担心“因为志愿服务而影响学业”的顾虑。
因为正在成长,难免痛苦挣扎;因为年轻,难免思想稚嫩;因为充满理想,难免困惑多多……是他们,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苦口婆心的教育,耐心细致的工作,让大学生们跨越了生命的鸿沟,把他们从坠落的边缘拉回来,帮助他们完成了思想的洗礼……
为了把一名学生从传销“泥潭”中解救出来,“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华南师范大学辅导员李卫东先后与学生个别谈话30多次,其中时间最长的一次达7个小时,让学生破除一夜暴富的幻想,认识到非法传销的危害。
“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合肥工业大学辅导员钟小要,把关心特困生、后进生、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工作的重点,并把他们定位为“发展学生”。在他耐心细致的工作下,一个个“发展学生”自强不息、健康成长。
2011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满意度稳中有升,对辅导员工作、校园文化活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满意度均超过90%。93.4%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在自己成长成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举办3次,共评出30位辅导员年度人物和数百名提名奖、入围奖获得者,他们是全国10多万名高校辅导员的杰出代表。
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障。为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育人水平,确保队伍稳定发展,教育部先后出台一系列措施——
制定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明确辅导员队伍双重身份、双重待遇、双线晋升,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连续举办24期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在全国设立了21个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实施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计划,大大提高了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
每年设立高校辅导员专项课题,指导成立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每年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支持辅导员边工作边研究,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大学生们的优异表现,充分表明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充分表明了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表明了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能够经受住重大考验,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开创着伟大的事业。相信当代大学生必将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留下闪光的奋斗足迹,也必将涌现出更多为国家、为民族而拼搏奋斗的优秀典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