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清华大学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积极改革创新,教职工党支部建设焕发新活力,取得新成绩。
一、强基固本,继承学校党建优良传统
做好干部选拔培训、过好组织生活、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学校党建工作坚持多年的做法。其中,组织生活是党支部工作的主要形式。校党委通过健全组织生活制度确保理论学习、党员发展与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等党建基础工作。组织部每年年初制定组织工作要点,学期初下发组织生活安排指导意见,学期末下发组织生活通知以利用期末教职工相对空闲的时间集中组织学习,还不定期抽查《党支部工作手册》,这些做法促进了党支部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全校教职工党支部2007、2008两年平均组织生活次数达到15.4次,2008年比2007年增加0.6次。
二、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党支部工作新局面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基层党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2008年在党支部工作方面采取了一些新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党支部调研课题和特色活动
为促进基层党组织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2008年4月,校党委决定设立基层党组织调研课题基金和特色活动基金,经过审批,资助调研课题30个,资助力度1200~3000元;特色活动17个,资助力度1000~2000元。党委组织部在各单位党委的配合下对课题和活动进行了中期考查、成果验收答辩,对优秀成果给予表彰,并编选了部分推广价值较大的成果报告发给各党支部。
党支部调研课题涉及党建规范化管理、服务中心工作、党支部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四个主题,课题成果总结了党支部工作的新经验,推动了中心工作。例如,计算机系软件所党支部的课题是“有效开展党员的理论学习内容、形式、方法研究”,他们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党员理论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建立了规范的组织生活流程,无故缺勤率降低到零,组织生活有活力,有实效;汽车系汽车一支部的调研课题是“工科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多样化、有特色的内容和形式的调研分析”,他们在校内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方法规范,计划周密,在组织生活内容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调研课题是“优秀教师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研究”,他们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就优秀教师的特征、成长规律、评价指标、培养政策和方法等进行了总结。
特色活动的主题有社会公益、社会调查、专业教育等,负责活动组织的党支部都按期完成了活动,为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创新开阔了思路。深圳研究生院物流与管理教工党支部在“粤北(韶关)科技行”特色活动中,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情,学习政府和企业党建经验;自动化系教工联合党支部在“自动化系师生社会实践、就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师生联合,调查研究,建立了3个社会实践和就业基地;出版社编辑第一党支部在“关注弱势群体,爱心托起希望”特色活动中,对北京农民工子弟学校以及中国孤独症儿童现状和培训机制进行调研,多年坚持向太阳村献爱心,对党员群众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党支部工作评议
为促进党支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提高党支部工作的水平,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教工党支部能紧密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更充分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学校这学期在教职工范围进行了党支部工作评议。评议标准包括组织生活、服务中心工作、党员发展和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总体效果五个方面;评议步骤包括支委会做工作总结、党员和积极分子评议、征求群众意见、党委讨论、党委向支部反馈、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等。评议让全体党员进一步明确了党支部工作的内容和标准,看到了成绩和差距,增强了信心和动力。
3.优秀支部书记评比表彰
学校每两年一次在“七一”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今年,学校专门表彰了50位教职工优秀党支部书记,并决定与前三项表彰交叉进行,两年一次坚持下去。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工作水平的决定因素,对优秀党支部书记进行表彰是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提高党支部工作水平。
以上三项工作从机制、干部、内容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清华大学党建工作体系,激发了党支部工作的活力,党支部工作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