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一、二月份举行的“好运北京”中国游泳公开赛和世界杯跳水赛中,清华大学1213名志愿者出色完成场馆管理、技术、人事、票务、竞赛组织等有关服务工作,践行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受到多方好评。
为扎实做好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工作,清华大学专门成立由常务副校长牵头的学校奥运工作领导小组,提早准备、广泛动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管理,不断探索和积累奥运会筹备工作的经验;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弘扬热爱祖国、回报社会的志愿者精神。
一、广泛动员,系统培训,志愿者精神在召唤
清华大学大力宣传奥运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深入动员,并组织系统培训。全校师生也在“代表祖国、服务奥运”的精神召唤之下,踊跃响应。
截至2008年3月报名工作结束,清华大学奥运志愿者报名总数已达10831人,其中本科生、研究生10534人,教职工106人。他们中有在校学习、工作的港澳台同胞87人,外籍教师、留学生174人。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招募600余名媒体运行专业志愿者、25名医疗卫生专业志愿者、11名计时计分专业志愿者和30余名颁奖礼仪旗手志愿者;另有3位教职工被录取为驾驶员专业志愿者。
为做好奥运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学校进行深入细致的部署。第一,形成校、系、班三级联动的志愿者工作体系,建立媒体运行专业志愿者和骨干志愿者纵向管理体系,通过开设专业课程、个人自学、小组讨论、报告等的方式,开展通识培训、综合知识测试、场馆培训和专业培训等工作。围绕奥林匹克教育开设系列课程,重点介绍奥运会比赛项目知识;其中,针对媒体运行专业志愿者开设《体育新闻学》、《奥运报道名篇选读(英)》和《奥运国际媒体介绍》等五门学分课程,受到奥组委有关部门的肯定,其中英语系教师胡阳为《奥运报道名篇选读》编写的教材还被奥组委媒体运行部推广为全体媒体运行专业志愿者的培训教材。第二,提高培训针对性,组建200余人的骨干志愿者团队,开展实践、素质拓展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升志愿者的组织管理能力;成立新生骨干志愿者“薪火班”,组织全校新生集体参加志愿者培训讲座;开展测试赛志愿者团队建设。第三,组织“奥运论坛”、“奥运全接触”等特色活动,2007年先后邀请国家游泳中心中方总负责人郑方、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培训处处长孙葆丽等10余位嘉宾主讲“奥运论坛”,吸引近5000人次师生参加;“奥运全接触”也已举办奥运知识竞赛、奥组委和奥运场馆参观、奥运会项目体验等系列活动。
二、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志愿者精神在闪耀
清华大学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好运北京”赛事志愿服务,在实践中锻炼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们也全身心投入,以实际行动展示出“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
1月21-22日,寒假留校参加“水立方”测试赛的全体本科生志愿者实行集中住宿。同时,测试赛志愿者服务、管理团队的近百位工作人员,也放弃寒假时间乃至除夕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和志愿者一起留守学校。学校领导也十分关心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校领导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到志愿者集中住宿楼或“水立方”慰问志愿者同学。除夕之夜,校长顾秉林、党委书记陈希等领导与志愿者同学同吃年夜饭,详细了解志愿服务中的细节和感受,并致以充分的肯定和亲切的问候。
两项测试比赛观众服务部门共累计使用志愿者618人次,其中清华大学志愿者538人次。游泳测试赛共举办5天,观众志愿者每人每天平均服务时长8.5小时(其中在岗服务5.5小时,往返交通和就餐耗时3小时),人均累计在岗服务时长33小时;跳水测试赛共举办7天,观众志愿者每人每天平均服务时长11小时(其中在岗服务8小时,往返交通和就餐耗时3小时),人均累计在岗服务时长56小时。一些志愿者岗位对于体力有较高要求:成绩打印分发助理每天需要在场馆内上下来回奔跑;交通服务志愿者在寒风中工作,一天下来几乎都患上了感冒。
但是,绝大多数志愿者都以饱满的精神完成了高强度的服务工作。有一位每天七点到岗的志愿者笑着说:“一开始每天五点多起床很不适应。然而过几天就适应了,还养成了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感觉很好!”正如有的志愿者在1月20日清华大学国家游泳中心测试赛志愿者誓师大会后写的那样:“做奥运志愿者是人生难得的机遇,因为那是自己真心想去做的;即使做个runner也是富有重要意义的。充分准备,倾情投入,当好runner!”
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每一位志愿者也深深感受到志愿者从来都不是单个人的工作,相互协作,携手努力,才能取得比赛服务工作的圆满。测试赛志愿者、电机系一年级本科生徐智威认为,“队友们彼此之间无理由的绝对的相互信任,无微不至的相互关怀,成了我们携起手来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
三、宣传奥运,全民健身,志愿者精神在传播
清华大学各志愿者组织在日常志愿服务中融入奥运元素,举办相关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校园体育活动开展,并积极走向社会,宣传奥运。
2007年开展的“十一”校园义务讲解活动中,紫荆志愿者总队28个院系支队都至少分别在校园内自发组织过3次以上的奥运宣讲实践,通过志愿奥运知识竞赛、奥运知识讲座等活动,营造校园内的奥运氛围。
学校还进一步推动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2007年,以“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口号提出5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大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多次举办主题为“迎奥运――清华园之春万人长跑”、“毕业纪念长跑”、“新生长跑”、“‘微笑北京?奥运先锋’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申请人长跑”等的校园长跑活动,每次都吸引数千名师生参加。
清华志愿者们还积极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广泛传播奥运精神。一方面,在“献爱心”活动中,例如在对北京第三聋校的支教中、在与奥运工地建设工人的联欢中,志愿者们都加入了奥运知识的宣讲;还有自2003年发起的“奥运英语进社区”活动,深入社区、交警部门等部门提供奥运英语服务,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和好评。另一方面,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2007年“参与志愿活动,服务北京奥运”被列为8个重点实践方向之首,全校共12支以奥运志愿服务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百余名学生深入到全国各地,传播奥运知识、宣扬奥运文化。59支校级重点实践支队和相关主题的实践支队发放超过5000册以“奥运回家乡”为主题的知识读本,将奥运知识、奥运理念带到祖国大江南北。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