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始终以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研究生学术科技交流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搭建广阔平台。
――搭建学术平台,促进交流沟通。学校以研究生学术论坛、博士生学术沙龙等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活动层次和水平,丰富活动形式和内涵,为广大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和沟通平台,培养研究生勇于攀登、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和求新探异的风气。从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成立工作小组,专门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研究生学术活动。重点鼓励各学院结合各自的学科专长和实际情况,举办形式丰富且独具特色的学术活动,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有效提高了学术活动的质量和同学们的参与热情。2008年3月学校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启动以来,先后举办学术活动200多场,收到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64篇被收录到“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参与研究生达到5500多人次。博士生学术沙龙自开办以来共举办23期,先后邀请50余位博士担任过主讲嘉宾,发展会员500余人,近千人次参加活动。
――树立优秀典型,发挥示范效应。从2005年起,学校开始进行“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的评选。评选采取自荐与推荐相结合、专家初评和终评答辩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层层推荐和认真遴选,一批在学术科研方面成绩比较突出,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的优秀研究生脱颖而出。今年,学校除了对“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进行隆重表彰之外,正在陆续开展“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事迹展”和“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报告会”等活动,将十佳学术之星的学术成长和先进事迹整理成册并在全校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树立学术典型,有效激励了研究生坚定成才报国志向、增加了研究生的学术科研兴趣,也有效促进了优良学风校风的建设。
――打造精品活动,营造学术氛围。“话说长江”学者访谈系列活动是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的研究生学术精品活动。该活动邀请校内外“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者,采用全新的互动对话形式,将长江学者的成长经历,学习历程,科研成果融为一体娓娓道来,为广大研究生呈现积极向上的奋斗历程和经验借鉴。目前已成功举办5期,先后邀请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朱鸿民教授,副校长谢建新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曲选辉教授,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吕昭平教授,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吴爱祥教授担任嘉宾,访谈活动场场爆满,参与活动的学生和教师逾千人,通过后期整理活动现场视频剪辑,在研究生网站“精英地带”上进行展示,吸引了更多同学的参与,得到广大研究生和校内外媒体的一致好评。
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培养了一大批在科研上有潜力、有作为的优秀研究生,促进了研究生学术成果的涌现和层次的提升。随着学术活动的蓬勃开展,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不断提升,研究生群体必将成为学校科研的中坚力量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