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度继续深入开展红色“1+1”活动

2009-05-15收藏

  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精神,推进“村村有大学生”、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按照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关于实施大学生“村官”配套工程开展红色“1+1”活动的通知》和市委组织部、教育工委、农村工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开展红色“1+1”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2009年度将继续深入开展红色“1+1”主题教育活动。

  一、活动主题

  2009年红色“1+1”活动以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为主题,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密切结合,与“村村有大学生”工作密切结合,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密切结合,推动大学生党员了解农村、服务农村,在志愿服务中增长见识,增强本领,进一步树立服务人民、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等崇高品质。

  二、活动形式

  学校各学院在原有参加红色“1+1”活动的党支部基础上,调整、变更、组织发动学生党支部参加,深入大学生“村官”所在的京郊农村,与该村党支部结对,建立共建关系,利用节假日深入对口农村,根据当地实际需求,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科技支持、文化普及、卫生服务、知识宣讲、文艺演出等对口支援活动。

  三、活动安排

  1、4月24日前

  各学院结合学院专业特点以及本院毕业生到京郊农村就业的实际,组织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共建,将所有共建党支部情况报党委学生工作部。活动启动经费主要由学院根据学生党支部实际支出提供支持,注重节约和实效相结合,鼓励学生向企业、公司争取赞助。

  2、5月至8月底

  各学院组织学生党支部(党小组)与结对农村党支部开展日常活动,包括提供信息支持,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等。暑假期间,由参加活动的党支部(党小组)在校内组织社会实践团,深入结对京郊农村,采取各种形式支援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各学院于8月底将各学生支部活动情况总结,包括一份关于活动开展的通讯稿(字数3000字左右)和一张DVD播放格式的活动DV(时间不超过5分钟)报送党委学生工作部。

  3、9月

  学校于9月中旬举办红色“1+1”优秀学生党支部评选活动,对各学院组织学生党支部开展红色“1+1”活动总体情况进行评议。活动将评选出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和10个鼓励奖,各项奖励将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一等奖奖金4000元,二等奖奖金3000元,三等奖奖金2000元,鼓励奖奖金1000元。同时推荐工作效果突出的优秀党支部参加全市评奖。

  四、活动宗旨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要求各学院要把红色“1+1”活动作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要采取多种形式发动大学生党组织了解京郊农村实际需求,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要安排教师带团指导,全程监控,防止出现意外伤亡等事故。

  2、认真组织,突出特色。学校要求各学院要严格把关,认真遴选,要把比较优秀的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发动起来,组织比较有特色、能够取得实效的社会实践团;各实践团不仅要开展知识宣讲、文艺演出等一般性的活动,还要努力开展科技支持、文化普及、卫生服务、环境保护等专题性活动。每个实践团至少开展两次以上的共建活动。

  3、强调结合,力求实效。学校要求各学院要进一步把红色“1+1”活动与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在就业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和内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成才观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把红色“1+1”活动与学生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活动中探索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新模式,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带动学院的党支部建设;要把红色“1+1”活动与大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切实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深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要在活动中提高大学生服务农村的意识,帮助大学生增长见识、增强本领。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