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北京邮电大学坚持“以本为本” 努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2021-04-26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收藏

  北京邮电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本科教育为根本,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新工程教育体系。坚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全面深化改革、整合各方资源、夯实育人力量,确保立德树人落实落地。探索建立思政、科研、创新、产业四个维度与教育相融合的新工程教育体系,以思政为引领,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突出专业课程的育人导向;以科研为驱动,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本科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以创新为抓手,将“双创”教育融入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破壁效应”,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以产业为导向,增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进一步深化学校专业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转变。

  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程与教学质量。精心设计打造“金课”,研究制定《“高新课程”建设规划》,按照“注重理工结合、坚持科教融合、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建设理念,设计课程思政类、研究型课程类、线上课程类、虚拟仿真实验类、创新创业实践类五大课程类型。将“高新课程”融入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各专业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课程大纲进行调整和修订。建立健全“高新课程”立项评审指标体系、建设指标体系、教学质量学生评价体系和专家评价体系等环节,推进立项“高新课程”245门,编写完成“高新标杆课程”15门。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引入5G、混合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沉浸式、远程交互等特定教学场景,涵盖互动研讨型、“5G+全息”远程互动型、“5G+虚拟演播”和VR特色型、学科特色型等多种类型。

  巩固优势学科,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巩固学校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联合创建“北邮—华为”学院,设立试点班,建设33门实践类课程,组建“导”“学”联合创新团队,推进重点科研项目合作,构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体系。与10余家行业企业联合建立产学研研究生培养基地,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管理有序、运行稳定、成效显著的专业实践平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优化专业布局,增设“金融科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智能交互设计”4个本科专业。建立“聚焦志趣、跨界创新、传承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突破传统学院、专业的单一培养局限。开设突出交叉的创新创业辅修专业,以项目为驱动,建立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能机器人、宽带通信与光电科技四个研究方向,建设跨学院、多专业教师共同授课的双创交叉课程,推动实现人才培养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融合转变。

  应对疫情挑战,强化“双线”教学保障。积极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挑战,制定《线上教学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实施“线上+线下联合教学管理”模式。依托自主开发的VR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线开设理论课713门、实践课144门,开课率分别达到96%、92%,真正实现居家不停学、实验在线做。强化组织保障和应对突发情况能力,及时总结经验,做好教学方案备选项,组织各学院整理线上线下教学案例,分析线上教学亮点与难点,梳理课程类型与开课形式,加强成功案例分享与教学人员交流,促进优秀案例复制与教学模式创新。健全线上毕业答辩流程,完善毕业设计(论文)“一生一策”方案,着力解决上网困难学生、境外学生的实际问题,确保一个学生不掉队。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