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党员的经常性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南开大学党委积极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通过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经常性教育活动,在党员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上不断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高校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
――固本强基:夯实高校党员教育的组织基础。学校党委明确提出,要通过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夯实党员教育的基础,探索和丰富新时期党员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一是支部设置科学合理。本着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主动改进和调整党支部的设置形式,把支部建制尽可能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组织相对应。教师党支部一般按教研室、研究所或实验室设置;学生党支部一般按年级、专业或系设置,理科研究生党支部建在实验室、教研室;机关、后勤等部门的党支部按部门设置。针对一些支部人数过多不便开展活动的问题,化小了党支部建制,全校党支部由418个增加到500个,使基层党支部的构成得到优化,活力得到增强。学生党支部与班级建设相得益彰,教工党支部工作与所在单位的队伍建设和业务职能结合得更加紧密,“小”支部发挥起了“大”作用。二是支部班子精干高效。教师党支部书记均由有一定学术地位和较高群众威望的党员教师担任;机关党支部书记由本部门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坚持选拔政治素质好、学习优秀、在同学中有影响力的党员担任。同时,全校各分党委、党总支有意识地给一些青年教职工党员和学生骨干党员压担子,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得到师生群众认可后,通过换届选举进入支委会。三是支部生活规范新颖。学校党委编制了《中共南开大学基层支部工作细则》、《南开大学党支部工作手册》,使支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全校每1年开展一次“创最佳党日”活动,每2年开展一次党内评优表彰,每5年开展一次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党支部生活不仅规范有序,更善于推陈出新。化学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研究生党支部把入党时间定为党员的“红色生日”,以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支部的凝聚力。校党委书记薛进文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该支部举行的第一次“红色生日”活动,充分肯定这种新颖活泼的组织生活形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统分结合:探索高校党员教育的有效方法。学校党委在充分调研和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建立起“统分结合”的党员教育方法,形成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分党委、党总支、基层党支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和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实现党员教育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一是党员教育内容分类实施。党委对党员教育提出统一要求,并针对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党员领导干部,着重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教育,提高其科学办学、民主办学、依法办学水平;对教师党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党员,着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提高其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对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系统的党员,着重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教育,培养其廉洁自律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意识;对学生党员,着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增强其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党员教育目标分层推进。党委提出党员教育要统筹规划,通过经常性教育实现提高素质与推进工作的有机统一。党校、业余党校、团(干)校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党性培养的三级教育体系,举办教职工党员专题培训、组织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参观考察、选派优秀教职工党员挂职锻炼,丰富了教职工党员教育的载体。印发《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办法》,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群众观和群众路线教育。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都积极创建服务型组织,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组建党员实践服务团等,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通过开展党员教育,部分革命纪念地和高新技术园区成为学生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的新阵地,党支部书记、兼职组织员以及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成为德育工作的新力量,大量党员教育中形成的方法和载体成为教育教学的新资源。三是党员教育体制分级负责。建立了党员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订党员教育的中长期规划,指导、督促、检查党员教育的开展。党员校领导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联系点,把工作重心放在参与活动、指导工作、解决问题上,定期与联系点交流情况。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分党委委员除参加所在党支部的活动外,还要联系一至两个党支部,定期参加该支部的活动,完善相应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争先创优:丰富高校党员教育的活动内涵。学校党委坚持把开展“创最佳党日”活动与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本岗、大胆创新,开展了一大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一是高扬时代旋律。在2007年至今的“创最佳党日”活动中,半数以上党支部都围绕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有社会意义的主题党日活动。如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05级社会学本科生党支部的同学们深入社区,向百姓宣讲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曾予报道。二是鼓励服务社会。主题党日活动在组织形式上,有的跨部门和跨学院联合,有的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共创,有的与机关、企业、社区、村镇共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07年受到社会各界瞩目的“百名博士当村官”计划正式启动,南开大学每年选派部分博士生党员到津南区行政机构挂职锻炼,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过程中增长才干。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则组织教师党员到天津蓟县山村考察植被和地貌,提出发展建议,部分党员教师还为山村发展项目多方奔走,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促进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结合本职工作,不断丰富和创新“创最佳党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很多单位都把一些成熟的党日活动固定下来,设计和开展系列活动,并作为一种制度长期坚持下来。如文学院党委2003级本科生党支部的同学,通过自编、自拍、自导、自演DV宣传片形式,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活动中实现了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机关党委审计处、校产办公室联合党支部连续多年开展以“让爱传承,共建和谐南开”主题活动,为特困生提供经济资助,关心他们的思想进步和全面发展,实践了“管理育人”的理念。学生工作部、武装部支部与驻津某部队签署共建协议,聘请校外辅导员、建立学生素质教育和辅导员实践基地,为军校长期合作和德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