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东北大学以服务国家及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深挖岗位需求和加强质量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和人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举全校之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截止到5月底,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6%,研究生就业率为84%。
一、 就业形势早研判,就业工作早启动
2012年上半年,学校就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地区政府、行业协会等形式,多渠道了解2013届毕业生需求情况,分析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与新特点,提出明确要求:“深挖岗位需求,加强就业引导,建立激励与责任机制,全员促就业”。2012年暑期,学校派出20余人次,召开10次人才推介会,重点走访,邀请800余家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同时,启动暑期实习生招聘会、就业形势报告会等,督促2013届毕业生及早落实就业单位。
二、 完善工作机制,合力推动就业工作开展
学校充分发挥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形成了“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开展“一周一企”就业实践活动,组织“校董单位、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各学院将就业工作列入学院发展规划,专业教师全方位参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三、 实施就业市场培育计划,满足学生择业与发展需要
以分专业高端就业市场规划为基础,广泛开展校企交流、人才推介、建立就业基地等活动。规范管理、积极组织有形与无形就业市场,满足各类学生求职择业的需要。到目前,共组织各种规模招聘会563场,接待用人单位3140家,提供有效岗位需求3.6万个,学生数与岗位需求数比例为1:6.7。积极开展毕业生质量评价和就业工作状况评价,进行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
四、 实施生涯发展引导计划,点燃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青春梦想
学校加强课程指导、活动指导与咨询指导相结合的分年级生涯发展指导体系建设。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节、基层就业宣传月、重点行业宣传月、职业能力提升月等引领性、启发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青年志·强国梦·成功行”生涯发展指导系列活动50余次,引领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已签约的2013届毕业生中已有近60%到采矿冶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国家主流行业及重点领域就业。
五、实施优质就业服务计划,打造“特殊群体”就业“绿色通道”
学校在贫困生资助经费中列支65万元作为择业帮扶专项经费,实施集求职路费资助、学习帮扶、心理援助、能力提升和重点推荐等于一体的特殊群体就业帮扶工作。2013届毕业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就业率已达97.5%,远高于平均就业率。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