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文化建设新形势,不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文化育人功能日益凸显,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以精神文化建设为引领,将文化建设内化于心。
注重凝练办学传统和大学精神,重视优良校风和学风的维护,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组织展开大工精神大讨论活动,将大工精神提炼为:“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完成“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研究”调研报告,明确大学精神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评选确定白玉兰为学校代表性花卉,以标志性实物凝聚大工精神;编写大连理工大学文化系列丛书,反映学校优秀文化成果。
——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将文化建设外化于形。
将文化传统和大学精神寓于设计中,通过推广学校VI系统,明确校名、校徽、校旗、校歌等文化标识,形成统一美观的文化形象。建设“奥运·刘长春园”、“雷锋园”,用“奥运第一人”刘长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雷锋精神教育学人。2009年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馆建成开馆,开辟了历史文化育人的新基地。2012年大连理工雅歌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成立,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在产业领域的新发展。
——以行为文化建设为导向,将文化建设动化于行。
高度重视新生入学“第一课”,每年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和学部(院)荣誉馆、听学部(院)历史报告、听院士讲座。鼓励学生走近老教授听他们口述大工历史故事,再由同学们动手整理文字,共同寻找大工记忆。以全国道德模范邵春亮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组成的报告团,用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感染、教育师生。学校还创建了一大批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节、校园嘉年华、感动大工年度人物评选、大工讲坛、百川讲堂、“攀登杯”科技竞赛、“峰岚杯”文艺大赛、“文明杯”辩论赛等,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爱校荣校情怀,通过形式新颖富有内涵的活动提升文化素质,传承大工精神。
——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将文化建设固化于制。
近年来,大连理工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建设,通过起草修订《大学章程》,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坚持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等,建立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规范、设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学位答辩等重要典仪的标准流程。同时,加强制度监管,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