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精神和要求,吉林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学风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切实担负起学风建设的社会责任。学校领导对学风建设工作认识到位,高度重视,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各部门、各院系齐抓共管,切实加强逐级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学校学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加强制度建设,标本兼治,措施有力
结合吉林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以及办学规模较大的实际情况,围绕探索多校区教学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教学改革总目标,遵循边整合、边实践、边规范的思路,吉林大学制订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是规范教学制度。认真总结办学规律,提高教学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严格教学质量标准,自2000年以来陆续制定了《吉林大学章程》《吉林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吉林大学教学成果奖励实施条例》《吉林大学本科生转院(系)转专业管理规定》《吉林大学关于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办法(试行)》《吉林大学关于课程档案建设的管理规定》《吉林大学本科培养计划管理规定》《吉林大学本科教材建设与管理条例(试行)》《吉林大学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实施办法》《吉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学校法规和教学管理规定。依据学校相关规定,各教学单位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制定了详尽具体的课堂、实践等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形成了教、学、管、辅助等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二是加强环节管理。为促进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学校制定了《吉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关于学生独自赴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暂行管理办法》,各学院根据学校规定和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实施细则,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管理、指导教师配备、全程检查与监控、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二、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惩防并举,提高教学质量
吉林大学一直非常注重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通过六项具体措施保证教学质量,一是建立并完善了校、院、系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建立了校院两级督学员制度和学生信息员队伍;二是积极开展对教学院长和教学秘书的教学管理培训工作,强化考风考纪,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三是在教师任课资格、开课计划、串停课、选课、考试组织等方面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与监督体系;四是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工作,采取向学生发放教学质量反馈问卷和网上评教相结合的方式,对每学期每位任课教师进行评价;五是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听课制度,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学一线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六是严格执行教学管理人员、督学员听课和学生评教制度,并通过开学初、期中和期末的教学检查工作,对各教学环节实施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有效保证本科教学质量。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内功,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吉林大学自合校以来,在继承和发扬原六校优良教风的基础上,学校党委和行政双管齐下,各部门分头负责,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宣传和教育工作。具体通过实施三项举措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制定了《吉林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吉林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吉林大学“三育人”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和具体实施细则,从教书、育人和自身建设方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强化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形成严谨求实的良好风气;二是积极开展以师德师风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组织新教师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聘请学校以往评出的师德标兵和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开设相关内容的讲座,使青年教师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明确今后工作和学习的目标;三是在教师职务评聘和教师考核过程中着重考察职业道德因素与相应的道德指标要求。把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作为必备的重要考察内容,实行道德指标一票否决的原则,坚决反对学术浮躁情绪和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腐败现象。在教师梯队建设和各类人才培养方面,在长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方面,在院士推荐、国家及教育部各类人才(资助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师等项目的选拔工作中明确提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并确定了相应的选拔鉴定指标;四是建立完善的激励竞争机制,通过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书育人工作。通过“吉林大学教学名师奖”、“吉林大学教学示范教师奖”、“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青年教师讲课大赛”、“青年岗位练兵”、“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评选出了一批业绩突出的教书育人典范,在全校上下形成了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有效促进了优良教风的形成。
四、加强诚信教育建设,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增强诚信教育的创新性、实效性和影响力
吉林大学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一步丰富诚信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是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各教学单位集中组织新生开展诚信教育,通过学习和撰写心得体会,自觉签订承诺书,承诺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真诚待人、诚实守信和知行统一;二是学生工作部为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组织学生学习《吉林大学学生手册》,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大学期间的考试要求,树立“文明考风,诚信考试”、“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违纪考试为耻”的观念,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开展系列诚信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讲座、班会、征文、演讲、辩论等活动,营造全校上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四是将诚信教育与体验教学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价值。
五、加强纠风建设,惩前毖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风
吉林大学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制定了完善而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是在充分调研和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吉林大学本科学生管理规定》《吉林大学学生注册管理办法》《吉林大学学生住宿管理规定》《吉林大学学生网络使用管理规定》《吉林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吉林大学学生申诉处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二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严抓考试纪律,培养优良考风。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巡考制度,每学期末考试期间学校督学员、教务处和各学院负责人全部参与考场巡视;三是注重考风考纪的教育和宣传。考试之前召开考前动员大会,向全体教师和广大学生宣传学校有关规定,明确考试工作要求,严肃考试纪律。由于管理措施有力,学生考试违纪情况逐年下降。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