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成功对5名患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同一家族成员实施腹腔镜脾切除(其中3名为巨脾患者,4名因合并胆囊结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巨脾完全用腹腔镜切除”,标志着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在腹腔镜手术方面已达国内领先水平。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HS)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膜先天缺陷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及脾肿大,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病以幼儿或青少年多见,呈家族性发病。由于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脾脏对球形红细胞的破坏所致,手术切除脾脏是目前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5例患者均由血液肿瘤科明确诊断后来普外科进行脾切除手术治疗。2例患者已完全康复出院,2月29日手术的3例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胆囊切除患者现在恢复较好,已可进食并离床活动,贫血得到明显改善。
传统的开腹脾切除术尤其是巨脾切除,具有创伤大、恢复慢、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瘢痕大等缺点,而我科实行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完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如下优点:①创伤小,采用四孔或者五孔法切除最大直径达30cm的巨脾,同时4例患者又同时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腹部打孔直径仅为0.5~1cm。术中平均出血50ml,无需输血;②手术时间短,传统开腹胆囊切除和脾切除手术时间平均约60min和120min,而这几例腹腔镜联合胆囊、脾切除的手术总时间平均才约60min,手术时间缩短近一半;③费用明显降低,王广义主任发明了二级脾蒂Ligasure两步离断法取代了传统的Endo-GIA,能够多次使用、每次费用仅为几百元的Ligasure取代了一次性使用每次费用近万元的Endo-GIA,与国内其他单位相比,费用明显降低。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从2005年开始专科分组以来,科室专业化建设突飞猛进。2007年国家卫生部批准成立“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吉林大学批准成立“吉林大学肝胆胰外科治疗中心”、“吉林大学腹腔镜微创治疗中心”,肝胆胰脾疾病的治疗水平以及腔镜手术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6以来,王广义主任采用自创的腹腔镜下二级脾蒂Ligasure两步离断法切除脾脏,微创治疗了数十例需要进行脾脏切除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使该科的腹腔镜脾切除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