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东北林业大学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为学生就业与服务社会搭建良好平台

2008-10-30收藏

  东北林业大学一贯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学校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以“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深入开展有关活动,积极探索与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与往年相比,今年学校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更加注重实效,呈现出鲜明特色。

  一、加强社会实践理论研讨,科学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以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讨会为契机,全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题研究和讨论。通过研讨交流,广开言路,充分发挥与调动基层团干部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召开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立项答辩会,广泛征求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对社会实践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各学院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成立学院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其中有7个学院的党政领导还亲自担任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指导老师,大大加强了社会实践的组织力量。今年,林学院绿色使者志愿者协会社会实践小分队邀请了本院森林植物资源学科的专家教授以及全国著名环保作家唐锡阳一同走进饶河,在美丽的三江平原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调查大佳河湿地的自然情况,在专家教授的科学指导下,为当地有关部门提供了有效管理湿地自然环境的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他们还对赫哲族乡进行了解和入户调查,探索、学习、推广民族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和关注赫哲族及其他少数民族。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广泛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联系各市县区团委以及各用人单位,集思广益,了解社会需求,广泛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并与学生预就业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相结合,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实践学习环境,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学校注重加强基地化运作,积极组织与校外实践基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共建关系,把社会实践基地与志愿服务基地、就业实习基地联系起来,强化了实践基地的建设。今年,学校与团省委、团市委联系,签署大学生进社区挂职锻炼实践基地共建协议,组织156名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挂职锻炼,为青年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服务党政的中心工作提供了平台,也为大学生成才就业赋予了广阔空间。

  三、发挥学院与专业优势,开展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学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利用学院和专业优势,大胆创新,自主开展活动。深度挖掘“点”的内涵,全面拓展“面”的覆盖,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着课题和问题到社会实践地点,就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今年,有16支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为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对黑龙江各行各业人士进行采访,分发调查问卷,了解居民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及影响因素,其中,生命科学学院小分队在通河的调查研究活动还被当地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注重发挥学生的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优势,开展了环境保护知识宣传、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政策宣讲、专题调研、支教服务、林业企业帮扶调研等特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野生动物资源学院赴七星河社会实践小分队对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景观资源、保护区经济等问题做了全方面的调查,并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提出改善保护区管理规划、科研检测规划、宣传教育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多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四、组织社会实践项目申报,择优确定社会实践方案与团队

  学校在社会实践项目确定上严格遵循“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要求,实行社会实践项目申报制,形成了团支部――学院团委――校团委三级项目申报体系,让学生参与到项目设计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进一步丰富了社会实践内容。今年6月初,学校团委专门印发了关于申报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文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方案征集活动,广大同学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该活动,共征集到了200多个活动方案,还有不少学院在学院内部就首先开展了社会实践团队竞标答辩活动。经过严格筛选、逐级淘汰、优中选优,学校最终确定了32支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经费、物质、经验指导上予以大力支持,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这32支团队都圆满完成了各自社会实践任务,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也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增长了才干。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