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和团委全面启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相关活动以“80后”青年学生为主体,以理论导读、实践调查、校友寻访、资料搜索、主题讨论、学术沙龙为载体,通过带领广大学生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思考当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主题教育活动将贯穿2008年全年。
一、知:历时见证成就
注重在历史维度上回顾和展示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成就,激发青年学生爱国荣校的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历史的见证”系列专题讲座。以3108讲会、星空讲坛等品牌为阵地,邀请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专家教授开展系列讲座,回顾改革开放30年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和成就。
“见证理想之路”理论导读。组织青年研究中心、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复旦青年学校等联合编写《见证理想之路》理论导读手册,设原典精选、专家阐释等栏目,分期发放给院系,为学生党支部开展理论学习提供参考。
“仰望星空,理想璀璨”改革开放30年杰出校友寻访。发动学生寻访自1978年以来为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或在其专业岗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杰出校友。通过调查、资料搜集、采访、制作专题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校友的成长历程,了解他们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的贡献,同时也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以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二、行:春风一代“80后”
强调在现实维度上实践和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结合当前国家、社会的重要议题,鼓励青年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奉献社会。
我手绘春天。鼓励学生社团结合自身特点,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如摄影图片展、手绘海报大赛、影片展映、书评会、影评会、一二?九歌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表达所见所思所感,表达对明天的期许。
“卿云展翼”实践和志愿活动。以关注民生、构建和谐为主题,开展双休日社会实践和暑期社会实践。注重顶端设计,加强主题引导,竞标类项目和非竞标类项目相结合,既保证对精品项目的扶持,也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同时,结合有关重大志愿活动项目,广泛发动青年学生投身志愿者活动,向社会展示、向世界展示80后新一代的精神风貌。
“奥运后,我们期待世博”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各院系特色,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引导学生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三、思:青春与改革同行
注重在未来维度上彰显复旦育人理念,引导广大学生思考当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关注人类命运、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百姓疾苦,把复旦精神细化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每一小步。
“学子看改革”调查和研究活动。开展青春与改革同行系列调研,了解复旦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直观感受和具体思考。带领基层党支部、团组织一起开展“复旦学子眼中的改革开放”研究课题,细致把握80后青年的思想。
“复旦青年形象”和“时代的使命”主题讨论。团委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复旦青年形象”大讨论,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围绕理想、责任展开思考,形成共识,并依托五四先进表彰,树立杰出复旦人的形象。学工部将开展“时代的使命”主题讨论,尤其是结合毕业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牢记复旦精神,发扬爱国荣校传统。
成长?发展?新三十年。以征文、辩论、座谈、宣誓、学术沙龙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奇迹”的内在逻辑,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理论变迁与社会变革的脉络,并鼓励学生为这场成绩斐然的改革写下更浓墨重彩的新页。
今年年底,相关学生工作部门将编辑汇报册,精选主题讨论、优秀征文、调查研究报告、实践报告、访谈报告、优秀图片、学生的学习体会及理论思考文章,作为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总结和献礼。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