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党委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学校党建工作实际,以“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市第十次党代会、迎党的十八大”为主题,通过“四重四努力”探索学生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提升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重目标,分类推进,努力永葆基层组织内部活力。在学校下发《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后,各学院基层学生党组织学习有关精神,明确活动意义和目标,制定周密计划,通过实施 “三个工程”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力,推进支部各项工作创先争优。一是实施“支部书记提高工程”。通过“支部书记培训班”、“支部书记能力提升计划”等,提高学生支部书记的党建理论水平、党建工作实务能力、党建创新水平,提升党支部工作执行力。二是实施“创新项目工程”。学校党委通过“党员向项目集中、资源向基层集中”的工作方式,设立专题项目经费,支持基层学生党支部通过一系列创新项目开展各具特色的党建活动,提升基层组织活力。三是实施“典型示范工程”。学校党委在基层学生党支部设立示范岗位、示范群体、示范支部等载体,增加支持和指导力度,通过支部间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结对帮扶等方式盘活基层支部物质资源、经费资源、精神资源,着力增强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与战斗力。
——重实践,强调实效,努力加强新老党员党性教育。学校党委通过“三个融入”,积极发挥实践环节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作用。一是融入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实践。如组织学生党员踊跃参加世游会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续展等志愿服务工作,让广大党员在参与过程中长见识、做贡献,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引导广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在暑期社会实践和假日小型化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国情党情。如2011年各基层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社会时间活动300多项,在实践中重温党的历史,体验改革开放成果,践行永远跟党走的誓言。三是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按照“一支部一品牌,一学院一基地”的指导方针,开展实践活动。如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举办“学党史、颂党魂、立壮志”党性研修班;医学院支部通过“白衣天使”计划,深入社区开展义务诊断咨询活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支部通过“环境周”项目,开展环境义务检测,环保常识指导服务工作等。同时立足上海,定点西部,联动红色教育资源,先后与中共二大会址、团中央旧址、宋庆龄故居、四川李庄、甘肃定西等等签订合作协议,挂牌党员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组织支部书记定点培训、新老党员党史党情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志愿服务等活动,时刻注重党员“知党、爱党、拥党”党性教育。
——重创新,拓展路径,努力构建党建工作多种平台。同济大学党委针对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基层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新举措、新平台。一是通过校、院两级工作平台,将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社区。每年学校选拔优秀的研究生党员担任社区兼职、派遣专职辅导员与社区学生同吃同住;在学校统筹部署下,党委学生工作部与后勤集团联合,拨专款支持建立了学生社区党建中心、成立社区党员工作室与社区兼职辅导员工作室,购买党建书籍,配备一流设备,打造社区党员之家;土木工程学院党委等通过“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工作方式,集中在学生社区实行党员寝室挂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升党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每年春秋举行的社区文化节,开展“党员在身边”、“党员新风尚”、“社区红色电影周周看”等活动打造平安社区、文化社区、幸福社区、和谐社区。二是针对信息时代和网络上时代特点,开展教育技术和手段创新。例如为迎接建党90周年学校专门开通了“党旗下的青春”主题博客,将90位优秀党员红色经典作品以及辅导员品读文章发布上网,吸引广大同学尤其是学生党员上网学习。辅导员在日常教育过程中,也通过QQ、MSN、飞信等即时聊天工具以及博客、微博、网络易班等,与学生在线交流,不断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提升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重示范,争当先进,努力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学校党委在推进创先争优各项工作的同时,同步制定考评与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学生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制度,推进基层学生组织建设规范化、长效化。一是细化、量化评价指标。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师生反映好”“五好”要求出台评价体系,进行分类定级,巩固先进,加强一般,推动后进。二是及时总结表彰阶段成果。开展“优秀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寝室”、“优秀党建创新项目”“五优”评选等系列活动。三是举办“双年”活动,拓展表彰渠道与力度。通过举办“年度大学生报告会”、“年度励志之星评选”活动,让优秀党员为学生作报告、讲事迹。同时扩大宣传面,将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发往母校高中和学生家长,增加优秀党员的荣誉感与自豪感,激励更多学生争当先进。学校平面媒体、数字媒体等全面配合做好基层组织建设的报道宣传工作,专刊专题总结先进案例、先进思路,生动、形象地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宣传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学生党员以饱满热情、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用更加突出的工作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