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学初,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的230余名新生见到了学院为他们专门配备的“博士生导师班主任”,这些博士生导师们将为他们一、二年级的大学生活提供及时的“释疑解惑”。
学院为2011级8个新生班级配备的博士生导师班主任中,有的是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的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学院院长,还有中青年海归教授。新任班主任之一、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说:“教学相长,我们只是希望能和孩子一起成长。因为对孩子而言,18岁考上大学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对教授博士生导师而言,不仅要教书、科研,更要育人,育人是我们一生的责任!”
“推出这一举措源于一个故事”,材料学院总支书记何雅介绍说,2008年,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王依民教授找到院方,主动提出想做低年级学生的思政工作,他说大一、大二是大学生的转型期,尤其需要引导。一个家庭培养个孩子不容易,孩子毕业后还要承担社会重任。他愿意与辅导员一起帮助学生尽早规划人生,促进孩子成才。3年来,王依民教授的办公室成为学生们最乐意待的地方之一。何雅表示:“实际上这样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很多,他们关注科研创新,更关注学生成长。”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学科实力雄厚,从设立新中国最早的化学纤维专业,为老百姓穿衣问题作贡献,到研发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突破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技术瓶颈,一代代的专家团队投身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多项成果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奖励。王依民在谈及为何“讨”着要做学生思政工作时说:“好的老师会影响人的一生,学院有这样的传统……”他的恩师钱宝钧,是中国化纤工业、纤维高分子科学的开拓者,中国化学纤维专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钱先生和老一辈教授们是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培养,把教育当作最神圣的事业来做。有了这样的爱和付出,我们教书育人的职责才能履行好。”
博士生导师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释疑解惑”,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在学习、科研、人生等方面的困惑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学院希望博士生导师班主任与辅导员形成一个工作团队,在学生思想工作中发挥互补作用,定期开展案例分析、培训交流、经验总结等。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