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国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以来,华东师范大学积极争取各方资源帮助免费师范生缓解经济压力安心学业、提供各种学习支持,并将自强自立、反哺社会等思想品德的教育,组织管理、协调沟通等综合能力的提升融入其中,为免费师范生全面健康成长助力。
——争取社会资源设立奖助学金,广纳社会捐赠建立物资资助平台,发放临时困难补助。三管齐下缓解免费师范生经济压力,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业。由于上海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部分来自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免费师范生还是会有经济上的困扰,不能完全安心学习。为此,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学校发展基金会以及校友会等部门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设立奖助学金,学校更是以奖学金形式投入大量资金,以期力度更大地帮助免费师范生消除经济困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4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为免费师范生发放的社会奖助学金和学校奖学金达3861人次,金额达864万。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还鼓励教师跟免费师范生结对资助,一方面对免费师范生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另一面也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关怀和鼓励。
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高校中率先建立了物资资助平台——慈善爱心屋。爱心屋通过向全社会募集各种物资资源,为我校困难学生提供实物帮助。困难的免费师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在爱心屋免费领取棉被、衣物、生活日用品、学习用品等,帮助免费师范生解决了日常生活支出的绝大部分。4年来,我校通过爱心屋给免费师范生发放的生活物资共计9069人次,价值239099 元。
在新生入学、新年、假期返乡等时间节点,华东师范大学都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免费师范生安排临时性困难补助,帮助他们解决暂时性的困难。对于遇到生病、家庭经济突然变化的免费师范生,学校也会随时安排临时性特殊困难补助。4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共计向免费师范生发放此类困难补助4317人次,金额达830527元,有效保障了特殊情况下免费师范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搭建勤工助学平台,将对免费师范生自强自立、踏实勤奋等思想品德的教育,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为了培养免费师范生自强自立的道德品质,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经济困难的长效途径,同时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历练,华东师范大学十分重视搭建勤工助学平台,将自强自立、踏实勤奋等思想品德教育、组织管理等能力培养融入勤工助学中。学校承诺,只要是困难的免费师范生,只要学生需要,学校100%给予安排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4年来,有1411位免费师范生在学校的书报亭、体育馆、礼品室、校园饮品室等岗位长期工作,学生收入达2866805元,不少免费师范生还因工作出色被聘为部门经理,全权负责部门的日常经营管理。此外,根据免费师范生的特点,学校通过电视台、报刊广告等方式,大力推广学校的大学生家教服务,为免费师范生争取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机会。4年来,共为免费师范生安排家教9839份,让免费师范生在走向实习岗位之前,就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与自信。
——争取社会学习资源,为免费师范生提供学习支持,将反哺社会、感恩教育融入其中。除了争取社会资源给予免费师范生以经济上的帮助外,华东师范大学还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给免费师范生提供学习支持,提高免费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如与英孚教育集团达成向免费师范生提供总价值100万元的网上英语学习课程,帮助部分想要提升英语水平又难以承担培训费用的免费师范生。目前首期100名免费师范生已经进入学习阶段。再如,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SGCU基金进行资金帮困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合作项目。基金会为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提供每人每年2500元的助学金,同时为受助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2011年,接受基金会资助的首批80名免费师范生自愿前往上海市闵行区世纪小学(农民工子弟小学)义务支教,每周三下午为小学生免费开设舞蹈、绘画、围棋、篮球等兴趣班,在教小学生的过程中,同学们锻炼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体验到帮助他人、反哺社会的快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