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华东师范大学推进乡村教师飞翔计划

2011-12-29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收藏

  12月6日,由上海团市委、上海市民政局主办的第二届“青年影响社会”上海十大最具影响力和十大最具潜力公益项目在上海上海星舞台揭晓,华东师范大学“乡村教师飞翔计划”荣获最具影响力公益项目之首。12月8日,“乡村教师飞翔计划”作为亚洲唯一的公益组织代表,在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博览会GSSD Expo2011论坛上,乡村教师飞翔计划项目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校友查建渝作主题发言,以“乡村教师飞翔计划”为例,与世界分享了“发达城市如何与未发达地区分享教育资源”。

  “乡村教师飞翔计划”公益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79级校友、校友会副秘书长查建渝,中文系86级校友、分众传媒副总裁钱倩共同策划,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崔永元公益基金、新民晚报等机构共同主办。每年邀请边远地区的乡村教师,利用假期到上海进行为期十天的体验式培训,是对国家教育部门专业培训的补充。

  “乡村教师飞翔计划”邀请边远地区的乡村教师,利用假期到北京或上海进行为期十天的体验式培训。通过坐一次飞机、乘一次火车、看一场高规格演出、接受一次全面体检和健康知识讲座、参加一场乡村教育论坛、到市民家庭做一天客、与名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等等活动,体验城市文化生活,接受新知,感受传递爱心,熔铸职业荣誉感和责任心,实现高素质教师带高素质学生一起飞翔的目的。

  5年来,“崔永元公益基金”和“乡村教师飞翔计划组委会”已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了七届乡村教师体验式培训活动;来自甘肃、贵州、云南、黑龙江、内蒙古等等11个边远省区的689名乡村教师参加了培训,直接影响30多万乡村孩子;崔永元、钱文忠、袁岳等30余位名家教授为乡村教师度身定制精彩课程,面对面真情互动;上百家企业、机构参与、支持和赞助;上千名来自企业、民间、媒体、大学、中学的国内外志愿者奉献爱心和提供服务。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凸显自身教育优势,不断推进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创新与转化,满足国家和地方教育发展需求,有效增强教育服务潜质、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与此同时,学校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充分利用乡村教师飞翔计划公益项目,通过国家体制外的公益培训平台为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贡献力量,切实履行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形象,也为高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一、利用高校优势,参与公益实践,提升理论研究能力。为免费师范生搭建了学习平台。该项目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全部由志愿者团队负责执行工作。多数志愿者为学校的师生,分担了行程安排、讲师联络、捐赠商联系、媒体撰稿、媒体发稿、随行摄影摄像、后勤保障、整体活动陪同、市民人家走访等等纷繁复杂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志愿者当中,许多都是免费师范生,在为这些来自基层的乡村教师服务过程中,他们积极跟乡村教师探讨乡村教育现状,学习基层一线的教学方法,这也为免费师范生搭建了有效的锻炼平台。为项目实施提供培训场地和培训资源。学校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为乡村教师飞翔计划提供培训场地和培训资源,校领导多次参与开班、结业仪式,陆靖副校长、任友群副校长在两期培训中分别亲自授课。为教育研究提供鲜活案例。依靠学校在教师教育、教育研究、教学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该项目契机,邀请专家学者在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和乡村教育发展方面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为后续公益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凝聚校友力量,整合校友资源,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乡村教师飞翔计划作为华东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服务社会60件实事之一,是学校服务社会、为社会做实事的典范,也是校友服务社会的实践。此项目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均为华东师范大学校友,欢迎晚宴、回程火车票、活动服装等均有校友提供,培训者也均为华东师范大学各院系的知名老师、校友,校友、东方卫视主持人阎华主动参与到教育论坛的主持工作中。俞立中校长还亲自出席了结业典礼,并给受训老师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并对本次活动的意义做了高度肯定。还有许许多多的校友从方方面面对本次活动提供了方便与支持。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师范类院校之一,对乡村教师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是师大的责任,也是师大校友的使命。这类公益性活动不仅为校友提供了一个共同凝聚在母校身边,为实践公平教育理念而努力的机会,也体现了华东师范大学各界校友在各方面为师大做贡献,为校庆献爱心的精神。

  三、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益,提供全民公益启示。为社会各界提供轻松做公益的机会和平台。乡村教师飞翔计划为社会各界设计和提供了很多种轻松便捷的公益参与方式。作为两届乡村教师飞翔计划活动最受欢迎的授课讲师之一,袁岳老师讲起自己的感受:“活动的组织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细心组织让我们的参与也变得很方便,我们不难,而又能帮到这些老师兄弟姐妹的事,当然要做。” “我邀乡村教师来做客”的伦丰和老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师,他动员全家,挂横幅、烧饭菜、赠字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乡村教师的期望和感情,他说,与乡村教师一天的交往带来一生的交情。这些轻松便捷的参与方式,其实是把大的公益项目所需资金、资源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分解,把一个有理念有愿景的大项目切割成一个个子项目,并可以自由组合和相对独立去操作。这样就使得捐赠者、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与方式,量力而行,随手随心;而大项目带来的募资困难,执行人员过少而导致活动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由此得到有效的释放和解决;同时提供了跟其他公益组织协同做项目的机会,充分发挥每个公益组织的特色和专长,也让公益项目可以健康持续发展。致力于公益效能的最大化,不断降低现金成本,因而有望实现零(现金)成本公益。社会各界的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参与,使得原本需要主办方投入大量现金的交通、餐饮、食宿、培训、参观等等项目都被有效分担。在项目实际执行中,主办方对每位乡村教师的1万元现金费用预算,也成功降低到6千元,而乡村教师实际得到的培训和服务大大超出了预期。随着乡村教师飞翔计划得到越来越多的认知和参与,我们有信心实现零(现金)成本做公益。社会各界对项目全流程的广泛参与,在客观上对项目的执行起到了全程监督的作用。项目资金、资源的募集全部来自民间,多个机构与大量个人的参与,让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情况天然得到全社会的监督,同时促进了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使资金的使用和流向更加透明和公开,让项目的公信力和参与度随之进一步提升,为全民公益的透明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