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强化政治引领、深化理论研究、完善课程体系、丰富实践体验、关心成长成才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实落细,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强化政治引领,一盘棋系统推进。将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校民族工作主线写入学校章程,成立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学校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相关单位协作联动、各院系级党组织落实落细的系统工作机制。压实主要领导“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作为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引进、师德师风以及党员发展的重要标准。设立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办公室,按照“专职+挂职+内派”相结合方式配备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在二级单位全覆盖配备统战工作专兼职联络员,增强工作合力。
深化理论研究,多学科夯实支撑。依托学校历史、地理、边疆的研究基础和优势特色,整合民族学、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力量,在民族史、民族人口、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周边与边疆边境等领域开展跨学科研究。高标准建设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新时代上海党的统一战线研究基地,形成“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与交往交流交融”“国内少数民族人口迁移流动”等特色研究方向,并加强当代文献史料数据库等建设,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结合地处上海的区位特点,开展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会同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研制“家在上海”城市民族工作导则,编纂城市治理共同体与各民族互嵌共融优秀案例集等,积极探索推动少数民族群众融入东中部地区特别是超大城市的有益经验举措。持续开展民族地区语言教育研究与成果转化,形成提高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新模式,辐射全国50余所高校,为民族地区数万名学员提供专业培训。
完善课程体系,主渠道固本强基。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抓实“关键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内容要求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开设“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最强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题。打造“中国智慧”“中国故事”等“中国系列”精品课程,开设《中国文化通论》《汉语文字演变与中国文化传承》等传统文化类通识教育课程,将《中国文化概论》纳入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面向港澳台地区学生开展文化同根、爱国同心、成长同行教育,开设“认知中国”等课程,增进理解认同。建强课程思政,在新疆天山、贵州普定等设立课程思政野外实习基地,组织跨学科、跨学校联合实习,以专业视角感悟和分析中国成就。
丰富实践体验,大课堂浸润涵育。在新疆、西藏等省份民族地区开辟多条社会实践路线、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结合服务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帮扶等开展实地调研和实践服务,建言献策助力。支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多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的学生社团和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以西藏籍学生为主体的“岗拉梅朵”藏文化社,连续15年赴西藏边远贫困地区开展暑期支教,获评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多位社员毕业后扎根西藏教育一线;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同心 同语 同行”志愿服务队,扎根新疆哈密、喀什等地,为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素质教育服务,获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举办全国高校港澳台学生未来教师研学营,组织有志于投身教育事业的港澳台籍在校大学生赴沪滇两地基础教育学校开展实地研学,在增进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认知认同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关心成长成才,全周期助力发展。持续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发展助力计划”,从思政工作、课堂教学、实践教育、日常管理等方面出台系列举措、加强支持保障,在关心所思所盼、服务发展需求中凝聚共识、增进共鸣。自2018年开始承担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任务,把握预科一年培养周期特点,贯通实施“红色—思想引领”“橙色—学业帮扶”“黄色—生活关心”“绿色—习惯养成”“青色—生涯指导”“蓝色—文化体验”等成长“出彩”计划,实行预科班导师制度,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成长支撑。组建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君远班”,围绕理想信念、科技创新、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历史文化等模块,实施专门培养计划,提供发展提升平台。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发展资助体系,推动发展型帮困助学,建立少数民族困难同学与高年级党员同学“牵手结对”机制、“一人一档”工作制度,针对毕业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做好专项就业指导、专场招聘等,保障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衔接适应。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