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上海财经大学开展 “千村农民发展状况” 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

2008-09-10收藏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民、农业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2007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与中国人民大学同学谈话时,勉励同学们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要懂得农村,了解农民,在中国不懂农村和农民就不懂国情。上海财经大学十分重视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围绕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发展建设,开展大学生“千村农民发展状况” 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大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从目前学生提交的问卷和调查报告来看,千村调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千村调查”已成为上海财大学生热议的名词,截止到2008年9月份千村调查项目网站点击率达到一万次,仅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就有275名家长写信和打电话表示支持并鼓励自己的孩子参加千村社会实践活动。上海市科教党委领导还做出批示,表示全力支持上海财经大学千村社会调查活动。

  这次社会调查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题鲜明。上海财经大学千村社会调查项目是一个系列的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三农”问题来进行,初步规划分别是:农民发展状况(2008年)、乡镇企业(2009年)、民工子弟学校(2010年)、医院(2011年),以此形成系统,引导财大学子全面了解中国农村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经济学为“经世济国”的致用之学,作为当代财经专业大学生,更应该去了解中国的现实。上海财经大学千村社会调查项目正是基于此,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走出校门、深入农村和城市、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将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转化成理论性成果,同时促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磨练意志、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二是举校重视。千村社会调查项目活动从筹备起便得到学校领导关心与支持,得到学校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与协助。目前上海财经大学已将千村社会调查列入 “十一五”“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并予以每年60万元的经费支持;同时学校也将千村调查作为09年全国“挑战杯”培育项目,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作品大赛做好培育、孵化和推进工作。校学生工作部(处)、发展规划处、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部、团委等职能部门为千村调查前期规划、宣传献计献策,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学校还为所有参加的一千多名同学全部买了意外伤害和住院保险。建立和健全了千村调查的组织机制,实施中分别成立了项目专家组、项目撰写组、数据处理组,各院(系、所)也分别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从各方面保证了千村项目的顺利开展。

  三是专家参与。全员育人是上海财经大学多年来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之一。这次千村社会调查主题得到学校各专业领域、不同学科专家的高度关注与热情支持,先后有15名来自农村经济、社会学、金融学等研究领域专家对项目进行指导,并多次召开研讨会对调查的主题选择、问卷设计、数据处理、调查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与意见。

  各院系教师对千村调查项目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如金融学院专业教师成立了农村金融专家组,专门就农村金融进行专题调研,除在问卷和访谈提纲中单设农村金融专题外,还另增设一张农信社调查问卷,引导大学生将目光从城市金融转向农村金融,鼓励大学生:“农村金融市场大有可为,现在已经到了城市金融反哺农村金融的时候。”信息学院副院长韩冬梅教授带领项目数据处理组成员设计调查数据录入系统,实现了调查问卷网上远程录入和数据自动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多年农村社会调查经验的社会学专家余红副教授对参加访谈同学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对这次调查充满信心:“中国的经济问题最根本的是农村的农民问题,中国农村是经济学最好的自然实验室,大学生将在这个实验室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大学生最好的课堂。”

  四是面广量大。2008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社会调查项目自五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全校共有1190名同学主动报名深入农村参加社会调查,参与调查的财大学子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市,近千个行政村,近万个农户家庭。调查活动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以问卷和入户访谈的形式,观察和记录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主义已取得的建设成就以及农村的变化和发展。被调查对象中,既有乡村干部,也有普通农民,力求真实全面地了解中国最基层的农民现状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乐,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材料,也为学校教师开展科研提供相关键数据。

  为及时解答同学在调查当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干部和专家放弃暑期休息时间,照常上班,随时关注在全国各地开展的调研情况。八月中旬项目组召开了中期推进会,现已有110组同学传回报道,发回图片1377张,676人在网上提交问卷和相关数据,回收问卷近7000份。

  五是收获颇丰。目前,千村项目活动各方面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部分已完成调查同学感慨:“中国农村给我们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政治经济专业的许缈妙同学说,这次她选择了到西部,深入到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大兴镇大兴村。“那里到处都是山,从城里到大兴村足足花了四个多小时,山路非常颠簸,我走访了几户农家,发现他们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1000多元。”而城市里的大学生,有时一个月就能花掉农家一年的收入。这是从小生大在上海的许缈妙同学过去无法想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许多像大兴村这样的地方,正是由于交通的闭塞,使得这里的村民更加的贫困。”

  按项目实施计划,学校将在10月份对每位调研同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评比,将选择100篇优秀调查报告和论文汇编成优秀成果集公开出版,并将在此基础上形成1篇总报告、3个分报告和1个农村金融专题报告,一些成果将为相关决策咨询部门提供参考。

  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引起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媒体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大大丰富了学校品牌建设的内容,提升了学校声誉。6月12日《文汇报》发表《上海财大学子关注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成就――千名大学生开展千村社会调查》,6月18日《解放日报》发表《千余学子赴千村调查农民收入   上海财大暑假实践活动昨出征》,8月24日《新民晚报》发表《上海财经大学暑期上特殊一课  千名大学生踏访中国千个村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开学之后,学校将成立“话改革•明责任”千村调查宣讲团,对调查当中涌现出来的研究成果、先进事迹进行巡回宣讲。宣讲活动现已列入上海财经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议程,以期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关注并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使更多的同学接受教育,让中国的农村成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广阔课堂,也作为上海财大的莘莘学子对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总结的一份献礼。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