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积极实施“六项工程”建设,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2010年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文法学院07级团总支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学校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大学生合唱团首次参加并入围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和单项决赛并获团体优秀奖。
——以“教育引导创新工程”为出发点,着力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素质。学校认识到提高团员青年思想素质是开展团的工作的根本任务,积极拓展形式、丰富载体开展教育和引导。一是以重大纪念日、节庆日为契机,开展形式丰富的思想教育活动。结合国庆、“五四”、“一二?九”、校庆日等重大纪念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二是打造品牌活动,推进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不断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举办“大学生励志讲坛”、“青年?责任论坛”、“五月诗会”和“中华经典诵读诗会”等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评选出了“青春矿大”十佳学生(团队),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获奖者的先进事迹以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举办廉洁文化周系列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三是关注时事热点,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办募捐义演晚会、赈灾捐款、为青海玉树祈福、“情系玉树,爱满校园”公益晚会等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积极开展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宣教工作水平。利用《矿大学子报》、《矿大青年》、广播台、食堂大屏幕等多层次、多视角、多形式的立体宣教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宣教工作。五是组织各级共青团干部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开展理论研究工作。2010年顺利完成团省委立项的3项课题。精选22个课题并组织09级青马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积极开展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
——以“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为着力点,进一步传承百年矿大校园精神。校园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内涵和底蕴,学校积极打造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一是全力组织好大学生合唱团参加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工作。大学生合唱团充分展示了矿大学子的艺术素养和青春风采,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近5年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共举办校级重点活动近100余项,院级重点活动400余项项,每年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文化作品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人数达300余人次。三是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在5月份集中举办了校庆系列活动,包括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吉尼斯、舞蹈大赛、中华经典诵读诗会”、“南湖论剑”学生辩论赛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依托“镜湖大讲堂”开展各类名家讲座,2年来共举办讲座60余场,聆听师生累计超过3万余人次。
——以“创新素质拓展工程”为抓手,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高度注重第二课堂的开展,创新举措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一是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成果展,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并表彰优秀指导教师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先进学院。二是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立项工作。学校在基本科研业务费中专门列出50万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项目,制定了《中国矿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大学生创新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三是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文化节。主要分为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两个板块。科技创新活动板块包括专题学术讲座、节能减排主题调查报告和科技大赛、低碳生活创意设计大赛、Flash主题大赛、科技发明制作竞赛等五项活动;创业活动板块包括“我的创业人生”—系列成功创业报告会、“我身边的学生创业者”面对面活动、“激情创业,成就梦想”主题演讲比赛、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模拟挑战赛等五项活动。四是积极组织参加国家和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类竞赛活动。2010年学校共获得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得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以“创业实践促进工程”为突破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一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学院的实训工作。学校共推荐学员305人,参与由徐州市劳动局和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联合开办的SYB专项培训工作。二是广泛征集并积极支持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学校开辟了专门场地作为大学生创业模拟工作室,在全校范围内征集优秀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三是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概论》、《创业管理》和《创业学概论》等选修课程。同时加强对创业类社团的指导工作。四是组织参加挑战杯全国创业计划竞赛等各类大赛。2010年学校作品获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铜奖各1项,获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以“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提升工程”为支撑,促进团员青年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鼓励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社会。一是认真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2010年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明显,社会各级各类媒体共刊发反映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闻1968篇,其中省级以上的22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学校科技推广团队的机器人科技作品宣传情况进行了报道。二是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结合青年志愿者活动月的举办,以弘扬“团结、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为宗旨,组织开展了义务支教、志愿环保、捐资助学和政策宣讲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实践服务技能。三是认真做好专项志愿服务工作。鼓励学生报名参与“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绵竹计划”,认真做好“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各项工作,第十一届支教团3名志愿者圆满完成支教工作,并分别被灵丘县团县委授予“扶贫接力计划优秀志愿者”和“灵丘县荣誉县民”等荣誉称号。四是做好援外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推荐工作。按照团省委《关于开展江苏赴圭亚那援外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的通知》要求,全校共有3人入选,将于近期奔赴南美圭亚那开展志愿服务。
——以“骨干培养推进工程”为推手,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三自”作用。学校以青马工程和社团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学生骨干的培养和学生能力的提升。一是全面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对学员进行系统培训和考核,并举行培训班结业典礼,有效提升了学生骨干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二是进一步强化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指导校学生会明确了学生会干部指数,落实了校学生会干部任命反馈所在学院备案制度,规范了校学生会的日常基础管理工作,同时指导学生会组织开展了“我与学校面对面”咨询座谈活动;三是努力提升学生社团工作和活动水平。加强社团的规范化管理,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和内容,继续推进社团活动招标会的开展。四是不断推进校研究生会各项工作。充分发挥研究生会在活跃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郁学术氛围方面的作用。加强研究生会品牌活动建设,组织开展了研究生篮球赛、乒乓球赛、十佳歌手大赛等文体活动和“博士论坛”、“学海无涯”论坛等学术精品活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