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国矿业大学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实效

2011-10-27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收藏

  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文件精神,不断加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力度,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建设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完善学科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逐步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发挥导师主导作用。学校始终认为在研究生培养中,科学研究是主导,导师负责制是基础,创新是灵魂。2009年,学校开始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出台了《中国矿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一是明确了导师的责任。要求导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要把思想教育融于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既要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培养研究生,还应积极承担资助研究生的相关责任,切实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二是逐步完善了导师遴选制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岗位聘任与考核评价制度,并实现了动态管理。三是建立了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调节机制,鼓励导师招收高质量研究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博士生招生办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博士研究生按照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分类培养的原则意见。

  二、建立动态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激发创新积极性。学校统筹使用国家财政拨款、研究生学费、导师交纳的招生指标调节配套经费等资金,建立了适合学校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形成学校投入为主、导师提供必要配套、其他相关方面合理分担的基本格局,提高了研究生获奖助学金的覆盖面和额度,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一是设立了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全日制非在职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学校出台了《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和额度均比改革前均有大幅度提高,奖学金的等级按年度动态评定。2010年学校共有3546名全日制非在职在读研究生获得学业奖学金。二是设立了研究生创新成果奖励基金。学校出台了《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创新成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矿业大学资助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项目实施办法》,对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进行奖励,并资助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近两年,学校共奖励了555名研究生的创新成果。同时资助了56名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三是设立了研究生“三助”岗位,进一步落实研究生资助制,向品学兼优、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倾斜。学校出台了《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研究生院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置的审批工作,并对“三助”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与协调。适合我校实际的研究生“三助”岗位管理体制正逐步完善,岗位数量不断增加,有效缓解了我校贫困研究生的生活问题。学校2011研究生助管岗位数量较2009年翻了一番。

  三、打造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平台品牌建设,助推创新能力提升。学校自2009年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来,逐步打造出了以“两刊”、“两坛”和“学术科技月”为载体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平台。一是“两刊”,即《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学报》和《矿大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学报》下设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各已成功发行15期,共发表来自校内外教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几十篇论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资助。2009年学报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为“优秀研究生校园媒体”提名奖,2011年在首届全国研究生自办学术刊物研讨会上,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矿大研究生》杂志是学校为丰富研究生校园文化生活、宣传报道研究生活动而创办的研究生综合性刊物。由于内容贴近研究生学习、生活,受到校内研究生甚至校外人士的喜爱和投稿。多篇文章、资讯和艺术作品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杂志转载和刊登。2009年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为“优秀研究生校园媒体”提名奖。2010年在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媒体联系会中获得“优秀专题奖”、“优秀栏目奖”、“优秀视觉设计提名奖”及“优秀栏目提名奖”四项奖项。二是“两坛”,即“博士论坛”和“学海无涯”讲坛。“博士论坛”以优秀博士和在读博士为主体,通过讲述前沿知识、学术成果和科研心得,旨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博士论坛”已成功举办35期。“学海无涯”讲坛则以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成功人士与广大研究生话人生、谈科研,交流学术经验为主要内容,也已成功举办23期。三是“研究生学术科技月”。旨在通过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名家讲座、名家访谈、论文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创建尊师重道和诚实守信的学术氛围,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其学术水平。

  学校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受到了广大导师和研究生的欢迎。导师们更加乐于潜心教书育人,研究生更加乐于用心钻研学术,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仅2009和2010两年,学校就有4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目前学校共有16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位列全国高校15位。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