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行列,2008年成为国家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极少数高校之一。为顺利完成“211工程”三期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任务,学校决定实施“211工程”三期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队伍建设计划。计划的宗旨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杰出人才的选拔和造就,着力建设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一支与具有国际影响的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在保证教师总量需求的基础上,使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以“211工程”三期建设的重点学科和“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相关学科为主干,以重大项目、重点建设平台为支撑,培育5至8支以原创性研究为主并取得优秀成绩、能起示范作用、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创新团队,培养和汇聚15名以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40名左右45岁以下、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优秀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一大批高素质的青年骨干教师。
为实现以上目标,学校决定:一是设立“河海大学优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在“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和“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相关建设学科中遴选支持8至10支左右创新团队进行重点培育,每支入选的创新团队资助经费50至100万元。二是设立“河海大学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在“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中遴选支持45至60名左右40岁以下的优秀创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每名入选的优秀创新人才资助经费5至15万元。三是设立“拔尖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全职引进5至10名左右学校事业发展急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每名引进的拔尖人才资助100至200万元,用于安家费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创新研究专项经费。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