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河海大学着力培养国防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010-03-03收藏

  河海大学自2004年与海军签订《海军依托河海大学选拔培养干部的协议》以来,高度重视国防生的培养工作。学校紧紧围绕海军建设整体转型的战略需求,以培养信念坚定、厚积博学、崇尚荣誉、勇于探索的国防生为目标,深入贯彻海军有关指示精神,尤其是创造性贯彻落实海军关于“三个衔接三个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共享互融,强基重炼,着力培养国防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国防生今后在海军任职培训和后续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军地培养的无缝衔接。具体做法上主要是坚持“四个三”:

  一是坚持“三结合”,筑牢政治思想基础。坚持“三结合”,就是坚持将国防生党团组织建设与校园文化和军旅文化建设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理想信念教育、历史使命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筑牢国防生政治思想素质基础。

  二是坚持“三注重”,打牢专业理论基础。坚持“三注重”,就是在专业学习中坚持注重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注重实践训练,注重学以致用和创新,打牢专业理论基础。

  三是坚持“三递进”,夯实军事素质基础。坚持“三递进”,就是坚持完善国防生军政训练三级平台,并层层递进,促使军政训练水平逐步提高,夯实国防生军事素质基础。

  四是坚持“三互动”,奠定能力素质基础。坚持“三互动”,就是坚持“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课堂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国防生的综合素质,使国防生做到能指挥队伍,善于做思想工作,会办文、办会、办事,成为游泳、射击高手,奠定国防生能力素质基础。

  学校通过坚持“三结合”、“三注重”、“三递进”、“三互动”,使国防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为国防生进入海军任职培训和后续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5年来,学校发展国防生党员329名,毕业生党员比例达91%,2006年的国防生党日活动被江苏省委评为“江苏省最佳党日活动”。国防生参与新生军训带训工作这一做法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创新二等奖,撰写的相关论文被《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实务》一书收录。国防生组建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两次获得“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团队”荣誉称号。在已毕业的272名国防生中,有130人学习成绩的绩点达4.0以上,84人被免试推荐或考上硕士研究生,国防生毕业时的学习成绩整体上高于普通本科生;170人获得校级以上奖励,65人获得海军“优秀国防生”荣誉称号,4人获得海军“优秀国防生标兵”荣誉称号,1人获得海军“十佳国防生”荣誉称号。毕业生分配至海军、总装备部、武警等单位,在港口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卫星遥感、亚丁湾护航等诸多岗位上都有河海大学国防生的身影。有20多名毕业生到新疆、西藏、东北、海南岛等边疆艰苦地方工作,没有一名学生提出毁约。2009年,1名国防生作为单位骨干参加了第三批赴亚丁湾护航任务,1名国防生到西部某火箭发射基地工作并受到《解放军画报》的宣传报道。河海大学培养国防生的系列做法先后被《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报》报道。

(责任编辑 陈思怡(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