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江南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切实加强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和四项制度建设,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服务功能,得了显著成效。
合理利用校内资源,推进专兼职队伍建设。
学校积极发掘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专业资源,组建校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专家队伍,积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他们每年承担近30场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讲座并开展心理咨询,直接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学校还非常重视充分发挥广大政工干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专项培训基金,通过各类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008年至今,学校选派专兼人员接受专业培训13人次;组织38名政工干部参加劳动部心理咨询师二级的培训及考试;在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培训上实现了政工干部的全覆盖,60%以上的政工干部接受了系统、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此外,学校还对各班级心理保健委员、校心理协会成员、校朋辈心理辅导志愿者近1000人次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和工作职责教育,逐步完善了学生心理自助和互助的教育模式。
科学借助专业机构,推进四项制度建设。
学校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无锡市第七人民医院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建立良好协作关系,保障需要转诊治疗的学生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安排。同时,通过完善信息交流制度、“月报”制度、心理咨询督导制度、咨询队伍进修制度等四项制度建设,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建立了心理辅导员网上交流平台,拓展了沟通渠道,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咨询效果,对学生的心理疾病的处理形成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工作状态。2008年至今我校对52名学生成功实施了干预,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积极营造“心育”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重视对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建设,并积极营造“心育”氛围。通过开展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通过广泛使用网站、校报、手册等宣传途径,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人生形成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自2008年以来,我校举办各类宣传普及讲座近40场,万余名大学生接受了教育;近2000名大学生参与和观摩了校园心理剧大赛;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待大学生个案咨询500多人次,团队辅导40余次,编印各类宣传手册3万多份;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机制,建立了全部新生的心理档案。同时积极参与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对象逐步向周边社区和学校辐射。
努力寻求社会资源,推进软硬件设施建设。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软硬件建设,提升了服务能力。2007年,学校获取了美国铁姆肯机械轴承有限公司的专项基金资助,并以此为契机,建立了“铁姆肯心理救助站”,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拥有咨询室、放松治疗室、沙盘治疗室、团队辅导室,宣泄室等近400?O的专用场所;拥有各类心理测量量表60多种;拥有各种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及知识普及的书籍、期刊、音像制品等百余种。这些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