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江南大学“四个课堂”创新开展文化育人

2018-11-21 来源:江南大学收藏

  江南大学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创新育人载体和育人平台,打造舞台、展馆、通识教育和实践教育四个育人课堂,涵盖思政教育、人文艺术经典赏析、非遗传承等方面,努力提升青年学生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

  “通识课堂”传经典,思悟结合重内涵。依托省级非遗研究基地和各级文化艺术讲堂资源, 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开设艺术实践精品课、中华文化公共选修课、中国文化艺术课和江南大讲堂等,帮助学生亲近文化经典。邀请文学艺术名家名师走进“通识课堂”,展演京剧《向农》、锡剧《卿卿如晤》、话剧《雨花台》等红色艺术剧目,开设《锡剧美学浅谈》《中国古陶瓷赏析》《江南传统造物赏析》等通识公选课,帮助学生在情境教学、采风调研、动手制作过程中体悟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面向优秀本科生和留学生开设《至善课程》和《中华文化课程》,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舞台课堂”重体验,匠心独运增才干。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邀请传统文化大师走进课堂,开设民歌赏析、民族室内乐赏析、中国古典舞赏析等专题课程,通过现场示范、专题讲解、片段重现等打造言传身教、双向互动课堂体验。举办“聆听经典·走进名著”音乐会,精心编排文化曲目,教师边讲边演,学生边听边做,演绎中外名著名作,帮助学生在互动研析中领会文化精髓。举办“世界舞韵风情”“中西合璧交响音乐会”等中外艺术专场演出,邀请国内外著名文化艺术大师走进课堂。

  “展馆课堂”造氛围,载体丰富拓视野。依托校史馆、民间服饰传习馆、美术馆暨钱绍武艺术馆等校内文化展馆和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秘书长单位资源,有计划地开展文化艺术展示展陈活动,将现场展示与大师现场讲解、学生艺术实践、学生作品展出等相结合,将展馆建设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立体教科书,从单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向多元互动的展馆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把校史馆教育作为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必修课”,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情感认同。利用服饰传习馆展陈师生采风和课堂实践成果,目前已收藏了师生创造的30多类3千余件作品。利用人体科学馆展品、虚拟操作系统、3D互动平台,在感知教育中完成《系统解剖》《医学伦理》等专业课授课。充分发掘各类展馆的优势特色,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视角了解学科前沿,拓宽视野。

  “实践课堂”重实效,量体裁衣提质量。通过集中讲演、读书沙龙、线上慕课和电子微刊等形式,解析理论、讲述时政,实现思政教育由传统讲授到互动体验的转变。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和书香校园建设平台,打造戏曲广播操、书香校园等实践课堂项目,提高学生受众面和参与度。开展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在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庄严成人礼·千年华夏情”专题活动,进行笄礼、行冠礼、茶文化等表演,引导学生积极体悟中华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