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09-04-29收藏

  今年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启动以来,南京农业大学4000多名师生深入全省各市县和城市社区基层单位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知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一、立足苏北实际投身新农村建设

  师生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组团深入淮安、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等地,开展送科技下乡、新农村建设调研等活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以“直面大学生村官,共创苏北新农村”为主题,组团赴淮安市与大学生村官进行面对面交流、学习,并结队到基层农村实践,对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已具备和仍欠缺的能力、目前工作、学习状况等进行调研,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支持。学校还组织大学生骨干到连云港赣榆县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机制与考核管理机制进行了调研考察,为大学生村官顺利开展工作和农村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援助。

  二、寻迹历史宣传环保共建和谐社会

  “秦淮环保行”是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年如一日,秉承着一代又一代环保志愿者的奉献精神,连续十年不间断地对秦淮河水质及人文情况进行徒步考察,为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紫金文学社组建的“寻根小巷文化,发掘城墙价值”实践服务团,走访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城市住户,观察记录历史遗留文化的利用和保护现状,并向居民宣传历史遗留文化的保护意识。

  三、大手拉小手爱心助成长

  继2007年大学生开展“大手拉小手”支教助学活动以来,先后60余名志愿者走进六合区大泉村泉水小学,开办“假日学校”,通过义务支教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快乐的成长、学习环境。学校还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爱心特教站”,办好“暑期特教站夏令营”,为特教站的孩子们送去关心和温暖。同时组团赴苏北淮安,对当地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现状进行探索性考察和研究,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其正确对待心理、生活上的问题,向他们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四、传播文明与奥运同行

  在举国迎奥运之际,大学生志愿者围绕奥运会、残奥会的举办,以“爱心助盲,走近残奥会”为主题,在南京各个重点地区开展以宣传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理念和奥运精神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还组建了“迎健康奥运,传科技之光”服务团赴江宁区,在开展农业知识、技能指导培训的同时,重点开展同伴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有6名志愿者深入南京市建邺区做“社区主任助理”,宣传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开展网络知识普及等活动。

  五、追寻先辈足迹弘扬历史文化

  经过学校统一选拔推荐,组织了12名义务讲解员在孙中山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共建基地进行义务讲解实践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并开展文明出游倡导活动。组建的“弘扬中华文明,继承民族文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洪武路“爱心驿站”等共建基地合作,通过民间艺术家的现场民艺表演、大型传统文化图片展示及相关资料发放等活动形式将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节日节气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奥运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宣传和推广到南京市各社区,号召民众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六、服务老区建设传承红色精神

  暑期开始前,南京农业大学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赴广西南宁开展了“百名博士广西老区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河池市巴马县山区调查当地居民的生存状况,向当地民众普及法律、卫生、教育、“三农”、科技务农等方面的知识。实践活动促进了研究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引导博士生走出校园,深入革命老区,学习红色革命精神,并围绕老区的“三农”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为老区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此外,还有大批志愿者奔赴安徽凤阳对当地人口、教育、合作社、公共卫生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进一步推进当地新农村的建设。校红十字会到连云港灌云县穆圩乡举行免费义务测血型、量血压活动,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并向农民朋友分发科技兴农宣传知识手册。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