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南京农业大学创业教育研究理论实践双丰收

2009-12-29收藏

  南京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探索现阶段农业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通过研究和实践,有力地推动创业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确保创业教育研究工作的展开

  2006年,为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创业教育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又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创业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挂靠经济管理学院,在校创业教育管理办公室和经济管理学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该中心现有一批专兼职的研究人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不仅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更促进了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工作机制。

  2、通过项目支持,鼓励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研究

  学校采取以研究促教育、以项目促研究的方式,鼓励、支持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带动了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有效开展。2005以来,学校共设立7专项课题,资助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研究。与此同时,还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申报江苏省级创业教育改革课题研究,先后承担了2项省级创业教育改革研究课题。通过有重点、有计划的研究,切实解决了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创业教育研究取得了成果喜人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方面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而且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成果,先后在《中国农业教育》、《大学生就业》、《现代教育管理》等刊物上公开发表了理论研究论文32篇,《农业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了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部分成果先后在“2005年中国创业教育论坛”(暨南珠海)、“2006年创业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天津南开)、“2007年中国创业教育论坛”(北京中财)、第一届与第二届“创业与家族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等会议上交流,得到与会同行专家学者的好评。

  实施多年的创业教育培养了大批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创业精英人才,他们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背景,又熟悉商业运作规律,在创业过程中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自2005年起,学校每年都有10多位毕业生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批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他们有在小龙虾身上取得大效益的农学院毕业生李立,在基层带领农民养鸡致富的大学生志愿者郭碧玉,盯住奶牛做文章,创业开拓大市场动科院毕业生沙海峰等到。

  在多年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中,学校着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了校内优质师资与校外兼职导师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三结合”办学模式,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大批创新创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学生的专业基础厚实、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好、在涉农产业和经营上有突出优势,涌现了一批创业精英人物,弘扬了“诚朴勤仁”优良传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